月球是怎样产生的?
导读:月球是地球的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近邻。虽然,在本世纪60年代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就登上了月球,但是关于它的谜却是有增无减,其中最大的谜是月球的起源。
月球是地球的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近邻。虽然,在本世纪60年代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就登上了月球,但是关于它的谜却是有增无减,其中最大的谜是月球的起源。
通常,探讨月球的起源有几个问题是必须考虑的。年龄问题:根据对一些元素的同位素的研究,可以证实,月球的年龄与地球相近,它大约也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质量问题:月球质量约为地球的1/81,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大致相当于地幔的平均密度。因此,月球核心不可能是一个很大的铁质核心;成分问题:月球上的化学元素全部可以在地球上发现,但是,月岩中所含的铝、钙和钛等化学元素比地岩中要多6倍,而铁、钠、镁却很少;轨道问题:九大行星的卫星多在行星的赤道面附近运动,而月球的轨道却与地球赤道面差120℃,而与黄道面较接近。
对这些问题,众说不一。从而月球的起源问题,就更难得到圆满的解释。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分裂说。认为最初月球只是地球赤道的隆起部分,在太阳的引力和地球的快速自转作用下,月球“飞”了出去,分裂为卫星。但是地球的惯性离心力要达到把月球抛出去的程度是不可能的,而且两者的化学构成也有很大差别。
第二,俘获说。认为月球原先是太阳系里的一颗普通的小行。
犀。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它行近地球时被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但是轨道问题却无法解释。如果小行星从地球旁经过,它只能略微改变一下其轨道,是不可能被地球俘获过来的。
第三,同源说。认为二者都同时从一个快速旋转的尘埃云中产生出来,但为什么它们的化学成分却相差很大呢?
以上假说都有各自的缺陷,于是,有人提出一个新假说,认为是一颗小行星猛烈撞击地球,掳去一大片物质,最后才形成今天的月球。这一撞击使地球轨道面发生倾斜,而被撞击出去的物质却占据了原先地球赤道的位置。当然,这只是又一个假说,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