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天价小学”的警示
9月1日,造价高达1.1亿元的苏州相城区阳澄湖小学正式投入使用,这所被称为苏州“最豪华”的小学配备了众多先进的教学设施,并首家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校园各处可以随时方便上网,每个班级还配有独立卫生间。然而可容纳1400人的校区目前只有在校生700多名,很多教师称不会操作过于“先进”的教学设备。(《扬子晚报》9月5日)
这几年,豪华校园的新闻接二连三,也每每受到社会广泛质疑,但为何还有学校前赴后继,一个比一个搞得高档呢?是教育太有钱了吗?似乎并非如此。很多地方拿不出增加教师待遇的钱来,在校舍建设、设备配置方面,却屡屡有大手笔。笔者曾到江苏一中学参观,当地教育部门就斥资1000万元在该学校建了一所豪华实验室,但由于师资等多方面原因,实验室一直闲置。在笔者参加的一次座谈会上,一位农村学校教师反映,政府部门为他所在学校建了一个电脑室,配备了10多台电脑,但因为没有计算机方面的教师,这个电脑室一直没有用过。
对于这些,地方教育部门并非不清楚,然而,每次有上级官员来学校视察,1000万的实验室以及农村学校的电脑室,都是必然参观的项目。看着这些先进配置,上级官员满意地笑了,而地方官员也就认为这值了——这些先进的设备能否为教育所用并不重要,为自己的政绩所用,才是根本。按此逻辑,实验室根本就没“闲置”过,它派的是彼用场而非此用场。
也许是受长期以来物质匮乏、设备陈旧的刺激,我国各个领域在有了点钱之后,首先考虑的都是硬件(器物)投入,同时以器物作为评价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准,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上个世纪末,有调查就显示,上海高校共有价值5万元以上的精密仪器约3000台,总价值接近6亿元。但在这些精密仪器中,全年使用时间超过1600小时的只占4%,使用时间在400-1600小时之间的约占18%,而全年使用率为零的占了62%。十年过去,这种情况并没有根本转变,2009年,北京市审计局公布了对2008年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的结果,6所高校部分设备设施购入后形成闲置,涉及金额2941万元。
毋庸置疑,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基础,然而,办教育更需要对人力的投入。多年来,舆论一直呼吁政府部门和学校领导转变教育思想,重视学校的师资与文化建设,但效果如何,答案已经很清楚了。豪华学校乃至“天价”学校的接连出现警示我们,要让有限的教育投入(以及科研经费投入)用到刀刃上,不能由行政权力一手掌控,需要建立新的教育决策机制——正如我一直呼吁的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大学理事会等等。因为,缺少民主决策和有效监督,行政权力在急功近利的政绩追求下,必然好大喜功,以重视教育的名义挥霍有限的办学资金。至于在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腐败问题,也势必成为教育腐败的重灾区。
(作者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