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要不要让学生学会一点“恨”?

中国教育报 2010-10-21 10:13:32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导读:这里所说的恨不是“仇恨”的恨、不是“嫉恨”的恨、不是“怨恨”的恨,而是“痛恨”的恨,是对于缺乏人性、缺乏良知、缺乏道德的一切丑陋行径的深切愤恨。有了这种恨,在危及社会公平、正义及和谐的种种丑恶、邪恶及罪恶的行径面前,才会有横眉冷对,才会有拍案而起,才会有义正词严,才会有挺身而出,才会有见义勇为。

  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爱心,应当使学生学会爱——这在今天已经近乎于常识。对于这个常识,我们找不出值得怀疑的任何理由,因为道理很简单:一个没有爱心的世界注定会成为霍布斯所说的“丛林世界”,成为冷漠、凶残的“狼的天下”。因此,培育学生的爱心可以说是教育的一个首要主题,也是一个永恒主题。

  然而,教育只要使学生学会爱就够了吗?一个真正美好、正义的社会只要有了爱的教育便可实现了吗?

  我以为,只要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就很难对这个问题作出肯定的回答,因为社会现实反复告诫我们,这个世界还存在着大量的丑恶、邪恶与罪恶,仅仅凭借爱还不足以扫除丑恶、铲除邪恶、阻止罪恶,不足以从根本上防止人为悲剧与社会困境的不断发生,因而也就不足以催生一个真正美好、正义的社会。

  也就是说,爱的作用其实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无边无际,而是有它的限度。爱虽然可以赋予贫困者、受难者及受害者以巨大的力量,可以给他们带来心灵上的慰藉、物质上的帮助以及生活的勇气,却不能构成对于那些贪得无厌者、巧取豪夺者、昧心剥削者、肆意欺压者以及滥杀无辜者的巨大威慑力量,甚至基本没有威慑力量。换句话来说,爱可以扬善,却难以止恶。

  于是,我们便可看到迥然相异的两种现象同时并存。一方面,日常生活中的爱心行为层出不穷,任何时候都会有很多人加入到帮助他人、奉献爱心的队伍中来。尤其是当大的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出现时,更是如此。其时其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谦让、相互帮助的场景,时时让人感动。但另一方面,社会中的丑恶、邪恶及罪恶的行径却并未因这些爱心行为而减少与减弱,这些行径甚至呈现出数量有增无减、严重程度愈演愈烈之势。相信这是我们大家很不情愿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严峻事实。

  毫无疑问,建设一个真正美好、正义的社会,不仅需要对贫困者、受难者、受害者予以真切的同情、关怀及帮助,而且需要对贪婪、欺压、施暴之类危害他人及公众利益的丑陋行径予以坚决的谴责、阻止及惩罚。如果说前者——也就是同情、关怀及帮助——必须诉诸于“爱”的话,那么,后者——也就是谴责、阻止及惩罚——则不得不仰仗于“恨”。这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这“同一件事情”便是建设真正美好、正义的社会。没有足够的“爱”,这世界便会缺少温情、缺少温暖、缺少温馨,弱者便难以生存。而没有必要的“恨”,这世界便会缺少愤激、缺少愤慨、缺少愤怒,丑恶、邪恶及罪恶的行径便会肆无忌惮,且这些行径对弱者造成的伤害远非“爱”的同情、关怀及帮助所可消解。

  这里所说的恨不是“仇恨”的恨、不是“嫉恨”的恨、不是“怨恨”的恨,而是“痛恨”的恨,是对于缺乏人性、缺乏良知、缺乏道德的一切丑陋行径的深切愤恨。有了这种恨,在危及社会公平、正义及和谐的种种丑恶、邪恶及罪恶的行径面前,才会有横眉冷对,才会有拍案而起,才会有义正词严,才会有挺身而出,才会有见义勇为。这样的“恨”,难道不是建设一个真正美好、正义的社会所必需的吗?

  在这个意义上,也仅仅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似乎可以借用一下周恩来1963年3月6日给雷锋的题词中的一个词语来表达当下中国教育的一项有张力的任务,即我们的教育应当使学生学会“憎爱分明”。在我看来,如果我们的教育不使学生学会一点“恨”的话,如果我们的未来一代将来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对于缺乏人性、缺乏良知、缺乏道德的丑恶、邪恶及罪恶行径熟视无睹、毫无愤恨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依然不会形成对于丑恶、邪恶及罪恶行径的巨大威慑力量,这些行径便依然会肆无忌惮、愈演愈烈。

  在这个意义上,也仅仅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似乎可以套用一下被称为“最后的儒家”的梁漱溟的父亲梁济提出的一个问题的句式来提一个问题。当年梁济向梁漱溟提出的问题是“这个世界会好吗?”我的问题是:“如果我们的教育不在使学生学会爱的同时、也学会一点‘恨’的话,这个世界会好吗?”(吴康宁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