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选择生活方式=选择一种教育模式?

新浪博客 2011-05-18 11:04:38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导读:2011年升学季到来,幼升小竞争越来越激烈,上个优质小学就一定能换来孩子幸福的未来吗?学龄前培养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对于这些问题,家长们特提出一个观点:你选择了怎样的生活方式,就选择了怎样的教育模式。

  最近新闻里,常听到的就是幼升小或者小升初的竞争有多激烈,据说上海名牌小学的录取率仅5%,上名牌小学远远要比上名牌大学难得多。新闻中也邀请了一些专家来点评这样的事件,有知名小学校长的,有心理专家的,也有作为过来人的一些家长。有趣的是,无论是小学校长还是心理专家,都传递这样的信息“小学这样的面试是没有科学性的,录取的孩子不代表是最好的,反而,这样的面试下,如果家长不把握好自己的态度,会给孩子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造成心理问题。在学校里,哪怕是初中高中,学习最好的孩子踏上社会后不一定就是最能寻找幸福生活,能展现自己才华的人,反而是那些在校期间兴趣丰富,专注自己内在需要的成绩中等的孩子,成人之后会有较明确的人生目标,并能为之努力”。更有作为过来人的家长劝慰一天带着孩子赶7个场面试的父母,不要用一时的眼光来看待孩子,造成孩子20年难以磨灭的恐惧。可是,这些善意的劝告会有用吗?读书的竞争愈演愈烈。

  是谁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呢?原因太复杂,我们老百姓无法力挽狂澜的拯救目前的教育现状。我们能做的,就是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你选择了怎样的生活方式,就是选择了怎样的教育模式。我无意也无力职责这样的幼升小模式,我自己也在今年为我自己的孩子选择了一所名气不大的私立小学,看中的是这个学校的老师能如实看待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需要,入学过程也很顺利、很简单。今年毕业的另外几位孩子也已经被各小学录取,家长们都没有流露出太多的焦虑和担心。但说句实话,在目前中国这样的教育体制下,不要对学校教育抱有太大的希望,老师能有基本的良知和师德就已经是上上之选,更不要谈及老师和孩子一起成长。这不是老师的问题,每个体制内的小学老师都带着理想和满腔的爱心成为老师的,这是体制的问题。所以,在孩子6-12岁最需要朋友的阶段,孩子要在学校里接触各种类型的人员,在这个被心理大师埃里克森指的勤奋对自卑的发展阶段,家庭生活方式更或者说家庭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家庭成员的价值观体系对孩子的这个阶段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竞争太激烈,小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好的小学才能进好的中学,最后不还是要参加高考,否则怎么找得到工作”;……带着孩子挤破头进名校的家长,家长似乎把孩子找到工作当成了最后的目标,人生结束在30岁之前。至于什么才是幸福的生活,孩子找到工作之后会怎么样,结婚之后是否会独立生活,有孩子之后能否承担起父母的责任,生活中遇到意外挫折孩子是否能自己战胜等等,似乎不在家长的考虑之中,而事实上,教育却恰恰是要为人的一生服务的。父母这样的心态无非源自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工作压力大,经济社会中被无限放大的物欲,自己和孩子界限的不清靠孩子的成绩肯定自己,更往深里看就是安全感的不足,对生活的不自信等等。

  每个父母的生活方式都在向孩子诉说自己的价值体系,简单来看,家中是父母自己干家务,还是老人干家务,还是请钟点工干家务,复杂的来说,如何陪伴孩子,把孩子放在家庭的哪个位置,如何平衡家人、孩子、朋友和自己之间的需求等等,这些事情本身就是及其重要的教育。所谓“勤奋对自卑”阶段,指的就是孩子在这个时候,要通过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来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完成了,就能在孩子内部形成积极的品质,反过来,如果这个阶段不能体会到这种勤奋努力之后的满足,就会产生危机,留下自卑的情结。这个就需要家庭和学校提供孩子大量展现自己的机会,而绝对不仅仅是读书。比如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工作(这也是为何我说家务是谁干本身就会起教育作用的原因),让孩子广泛涉猎各个领域尝试着发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如果父母自己是百事不干,只管上下班,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整体围着他转,对功课成绩看得很重,自己缺少生活情趣,面对失败怨天尤人,夫妻之间“为了孩子混着吧”,那即使让孩子进入了名校,孩子都可能将能量滞留在这个阶段的危机中,又能有怎么样的人生呢?

  与其为孩子选择学校,不如为自己选择生活方式,可是,又有多少人懂得选择,并敢于选择呢?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