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6.2李茜红、高畅老师答疑汇总:数学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

本站原创 2011-06-02 17:52:42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根据各位家长对学前宝宝数学思维培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问题,我们今天请来了摩比思维馆的李茜红老师和高畅老师,来为大家解答相关问题。为了方便大家查阅,将问题和答案汇总如下:

  1.老师好:4岁孩子如何具体培养呢?男孩,性格比较好静。

  李老师的回复:


  从儿童“关键期”培养来看,儿童4岁词汇量开始丰富,4岁半儿童语言能力开始发展,就是说此阶段注重儿童语言类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引导,此阶段的效果也是最佳的,所以语文和英语的学习要抓紧。在培养语言思维的同时此阶段可以注意数学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计算以及简单的数概念学习,因为孩子进入5岁,抽象思维开始逐步发展,为了更好的发展数学思维,建议先打一定基础,这样后劲才能十足。

  2.抢前排提问:我家男孩,马上5周岁,10以内的加法不怎么会,减法基本靠蒙。以前没怎么教过他,现在有点急,买了数字平衡那种教具,但孩子不愿意玩。有没有什么办法让他尽快掌握数学思维,或者和他玩什么游戏能对他有启发?(有时玩僵尸卡片,让他比较攻击力的数值大小,好像有点作用),谢谢老师们!

  高畅老师的回复:


  从您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孩子对数学计算不感兴趣,因为计算比较枯燥,不像思维题型那样变化无穷,让孩子觉得有挑战性,好玩,但是计算能力可谓是数学的核心能力,所以计算的掌握是孩子学习数学的根本。

  孩子学习加很简单,通过实物的拼摆都能解决问题,但是减比较吃力,其实是孩子没有打通加减之间的关系,在孩子学习运算的初步多引导孩子思考,观察并通过实物的拼摆感知加减之间的变化,寻找加减之间的辩证关系。建议在教孩子加减的时候引导孩子按顺序加减,让孩子在整体上感知数量之间的变化和关系,这样学习起来也会觉得有趣味性。您的方法也很巧妙,从孩子感兴趣的僵尸卡片着手,所以,找准孩子兴趣点引导孩子按顺序加减,体会其中的加减关系,持之以恒,从而提高运算能力。

  3.我家孩子不喜欢表达,怎么样能让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或者和别人沟通容易些。

  李老师的回复:


  孩子在语言发展中,需要让孩子体会到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乐趣,例如在生活中,孩子还没说要什么,只是刚有个动作示意,家长就帮忙把事儿办了。在生活中语言的关键就在表达观点和需求,家长需要在关键期多让孩子表达,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孩子会慢慢感觉到语言使用的好处,这是一方面。不排除一些孩子比较内向,能说却不想表达。家长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多问一下孩子的想法。让他说出来。多参与活动,给孩子提供和小朋友交流的机会。

  4.本来一直以为孩子的表达能力在同龄孩子中算是比较强的,因为每当幼儿园有什么事情时,其他孩子的家长都爱问我家宝宝,因为她记得清,也能说得清。可是最近幼儿园上看图说话的课,她回来告诉我,这几次课,把图片排序,然后讲故事,她都没排对。我应该怎么引导呢?

  李老师的回复:


  看图说话根据排序变化故事情境的方式比较多,您说的这种是按固定情节排序的故事吧!其实只要是故事合理,不同的顺序就能讲出不同的故事。建议下次和孩子沟通的时候问问她,她是怎么排序的?让孩子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家长听一听。

  如果在幼儿园的课上有固定的排序,那么就让孩子自己说一说有什么不同。所谓没排对,这不是表达能力不好,而是对情景的理解和其他小朋友不同而已。

  重点是让孩子体会到故事不是只有一种。

  但是情景中的细节仔细观察。

  5.我家闺女倒挺能说的,也爱学习,加减法有时候能说对,有时就是蒙。我不知怎么引导。她是06年9月出生,本想2012年提前一年上学,现在看她不是像别的孩子那么什么都会,政策也不允许,所以想好好培养一下,晚上一年吧。

  高畅老师的回复:


  学习计算分为三个步骤:动作——形象——抽象,孩子要学习计算这是必经的三步骤,所以在孩子学习计算初期要经行实物拼摆和掰手指,动作上熟练之后,能够速度摆出加、减的过程就是他熟悉的过程,接下来大多数孩子会通过掰手指进行计算,在孩子掰手指的过程中家长虽然很不喜欢这种方式,但是,这是孩子在探索学习,在思考,但在孩子谈需哦学习的过程中尽量引导孩子按顺序加减,比如手指按顺序加减,可以4+5=9,那5+4呢?多问问孩子为什么,引导他顺着想,倒着想,反复练习,他也会觉得数学多样并不枯燥,在按顺序思考的过程中,渐渐换着花样和孩子玩,今天不懂手指动眼睛来解决问题,我们把手指立起来,靠眼睛的观察了说出答案,或者将手指藏起,想着手指来回答,让孩子有个从形象到抽象转化的过程。

  当然了,三个步骤缺一不可,家长在指导过程中除了绞尽脑汁换花样的同时还是需要耐心的,毕竟学习是一个过程。

  6.李老师,听家长念故事(只是念而已。。)这样有问题吗?会不会造成孩子被动接受,而不主动思考的坏习惯呢?

  李老师的回复:


  在孩子最初的语言发展中,听故事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有趣的体验,而非不主动,孩子会跟着故事情节去联想,对于故事中比较有趣的情景会记忆深刻。表面上是家长主动,孩子被动接受,其实孩子跟着情景在大脑中构建了整个故事的情景和变化,心中会有体验感。

  每次讲完一个故事,家长可以提个问题给孩子。让孩子来回答试试。孩子对故事中不明白的情节,还会提出疑问,这表明孩子在跟着故事思考。

  给孩子讲的故事,可以让孩子复述给大家听。当然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是锻炼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还能给孩子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对心理成长很重要。

  孩子能做的让他们多试试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