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学校是否让家长省心(2)
家长刘馨直言,选择寄宿,是把孩子成长的一部分责任由学校分担了,但不等于家长就可以完全放手,做甩手掌柜。她认为,住校就会必然导致亲子关系疏离,这不是绝对的。天天和孩子见面的爸妈,如果不善于和孩子沟通,亲子关系也未必好。关键看住校生家长,能否利用与孩子有限的接触时间,提高沟通质量。这对父母的要求就很高了。家长黄先生也坦言,寄宿很适合自己的儿子,今年9月,他准备让儿子继续寄宿读初中。
三、建立亲情补偿机制
说到中小学生寄宿,一些校长和老师认为,“住校”没有绝对的好坏,但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住校,倘若勉强不适合的孩子寄宿,仅仅为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付出代价会很大。一般来讲,孩子性格开朗外向,独立性较强,比较容易适应寄宿学校的生活。因为,孩子到了寄宿学校,在一个新环境中,就要慢慢学会适应,这需要孩子有比较强的自律能力和处事能力。如果孩子自律能力不强,最好不要寄宿。
有心理专家认为,10岁之前是孩子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心理学上倾向于教导孩子去体会什么是情感,而不是掩饰它。在学校这样的群体之中,个体的情感表达是相对缺失的。对于孩子来说,在家庭当中更能自由地宣泄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因此,家长如果选择送孩子寄宿,最好在小学四年级以后。另外,青春期的孩子变化非常大,家长最好陪伴其一起度过,毕竟教师代替不了家长,寄宿只能帮家长“雪中送炭”,不能为家庭教育“锦上添花”。但是,如果家庭的教育环境并不好的话,那么学校老师无疑是更为专业的教育者。
专家认为,对于住校的孩子,家长应该建立一种“亲情补偿机制”,利用周末时间与孩子深入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不要只问孩子的功课怎样,要让孩子把一周来的所有想法都倾诉出来,这样才能使孩子感受到亲情,不会因长期寄宿而在心理上与父母拉开很大的距离。还要让孩子宣泄心中的不快,教孩子一些策略,主动排遣自己的不快。此外,家长还要注意与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