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现“私塾” 家长不满传统教育刻板单调(3)
搜狐教育
2012-07-04 17:40:23
不少家长跃跃欲试,计划几近成功,却在最关键的学校选址问题上出了意外。那两位主导妈妈,坚持要将学校设在她们居住的那个小区里。
“正是因为在家上学家长的稀缺和分散,选址问题才会如此致命”,田志明也被邀请参与这个教育同盟会的筹办。在他看来,中国家长们还缺乏尊重他人的气度与议事的民主素养,最后众口难调、无法决断。
第一个计划流产后,袁映又陆续接触了两拨团队。其中一拨信仰基督,坚持英语要通过《圣经》来学习;另一拨强调古文读经,可以暂时不理解意义,但一定要背诵朗读。一来二去,南京在家上学的家长们渐渐分化成不同群体,魔法学校是真正付诸实践的第一个。
田志明是理工科硕士,创作过剧场作品,信奉将学习融入生活与游戏、呵护儿童好奇心的教育理念。袁映与他在“南京在家上学联盟”的QQ群里相识,理念接近,交情渐笃。
他们之间并非没有分歧(如有的孩子依然在上课外补习班,田志明并不赞同),好在人数还少,合作的基础也很扎实:袁映和其他家长都特别认同小明叔叔尊重、陪伴孩子的态度。
田志明的工资是每月3000元,由4位妈妈共同支付。这个并不昂贵的价钱是田志明自己开出的,计算的是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其实是几位妈妈在资助我,做我喜欢做的事情。”
他写下《家庭互助教育同盟宣言》,拟订《关于议事方式的探讨》;他还将实践内容记录下来、将课程录像放到网上。田志明希望形成一个可供复制的办学模式,供南京之外的更多城市家长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