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笔小一新生必备能力(2)
二、家长的需求
5岁的小静已经转了3个幼儿园,她妈妈告诉记者,孩子就要上小学了,原先的幼儿园教来教去还是唱唱跳跳,现在她把孩子送到市区某幼儿园上大班,那里大班的教师开始刻意向小学过渡,如延长孩子上课时间、让孩子学写字、读拼音、做计算题等。不过她也发现小静这段时间不怎么开心,幼儿园给大班的小朋友开起了数学课,需要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而且还要写作业,孩子以前没学过,一下子要接受这么多,还是有点困难。
事实上,像王静妈妈这样的家长并不在少数。现在,让幼儿园园长感到无奈的是大部分家长都要求幼儿园提供“小学化”的学前教育,让孩子在幼儿园学写字只是小儿科,还有学英文、多位数换算的。这已经成为令园长们为难的事情,因为家长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把这些课程划分到衡量该幼儿园硬件标准上。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不得不开设一些程度达小学水准的课程,不然会造成生源的流失。
在采访中,一姓张的家长说他给还没有上小学的孩子安排了不少培训学习项目,他说:“我看《哈佛女孩》,发现一些有成就的孩子,都是父母很早就让他们接触英文、学习程度较深的中文。既然有那么多成功的先例,从某种情况来说,超前教育方法是可行的。尽管孩子经常星期六、星期日都要‘加班’,偶尔也会表示不满,但我相信孩子以后会理解的。”
三、幼儿园的任务
“学会多写几个字,多认几个字都不是幼儿园的主要任务。”一幼儿园教师认为,幼小衔接的意义在于缩短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以游戏的形式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概括能力,锻炼幼儿观察、想象、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的能力,帮助孩子们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心理过渡、知识过渡、习惯过渡。如青春幼儿园正组织大班小朋友参观小学的活动,体验“怎么上厕所”、“课间怎么玩”等具体的小学生活,这位幼儿教师认为,这可能比教孩子一些小学知识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