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生22万龙宝宝 入园上学问题严峻
龙宝宝,竞争从出生前开始
一年出生22万创纪录 幼升小竞争预计惨烈异常
北京妇产医院内,赶上龙年尾巴出生的宝宝们给妈妈带来太多惊喜。
农历龙年即将过去,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心理,很多年轻夫妻都选择在这一年生个龙宝宝。来自市卫生局的数据,2012年本市新生儿达到22万,是2007年以来的生育最高峰。
除了将在三年后的入幼儿园大战和六年后的上小学之争中面临“白热化”的竞争,对龙宝宝来说,竞争始于娘胎。妈妈们在怀孕7周后就到医院排队建档,每次产检都要等个一上午;产科医生一个夜班做10台手术,不少医院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除了喜悦,龙宝宝留给父母的,还有未来数年内不得不面对的种种难题。
一夜接生十来个
来自市卫生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市分娩量为17.4万,2011年分娩量达到19万,刚刚过去的2012年由于是龙年,许多家长想要“龙宝宝”,分娩量再创新高,达到22万。
去年本市很多医院产科都在高负荷运转,北京妇产医院产科、急诊、病房的医护人员几乎都处于满员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很多综合医院的产科也一床难求,建档日期从原来怀孕十三四周提前到了七八周。本市三级医院产床的床位使用率已经达到了110%,且长期加床。
医生经历:36小时连轴转成常态
讲述人:朱宇 北京妇产医院产科住院总医师
朱宇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在妇产医院工作这几年,刚好赶上了这一拨新生儿逐年递增的生育高峰期。整个产科有70个大夫,其中只有4个男的。他白天要管病房40个病人,包括待产的和产后的,还有需要治疗的孕产妇。夜班作为一名“住院总”,他和同组的医生还要共同负责全院产科6个病区再加上急诊和产房,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白班加夜班再加一个白班,36小时连轴转的工作,他们每一位产科一线的医生都要经历。由于人手严重不足,他们每人平均六天就要轮一次36小时班。这不是偶尔的一次加班,而是他们每一个人常态的工作作息。
早上8点来上班,下午4点交接班,换了病区又接着上夜班。第二天早上下了夜班再连一个白班。夜间基本都在产房忙,极少有睡觉的时间。谈到自己工作时的状态,朱宇形容,通常都是小跑着或者大跑着,经常一身汗。最紧张的时候,一个夜班做9到10台手术,每台手术一个多小时,再接两到三个产前孕妇。
朱宇告诉记者,孕产妇多并不是这一两年才有的现象。刚来医院的时候,他已经感觉到病人多,那时候每个病房就都要多加6到7张床给产妇躺着,现在6个产区每个产区40张左右床位,为了满足更多需求,他们只能尽可能增加床位周转率。自己生的孕妇,伤口不大的情况下,基本上都是第二天就出院。助产士也尽量降低侧切率。
临床变化:危重症孕产妇数增加
讲述人:王小榕 北京妇产医院产科主任医师
妇产医院产科主任医师王小榕告诉记者,如果一个夜班赶上一例大抢救,遇上一个重症病人,就需要医生负责联系会诊、转诊、抢救等等。“一个抢救的病人能耗费你所有的精力。”朱宇说。就在接受采访的前一天,他们才刚刚成功完成一例惊险的抢救。一个产妇,妊娠合并高血压,双胎,剖宫产再孕,羊水栓塞,堵到了肺上面,手术过程中出现呼吸心跳停止,马上抢救。从早上10点半发病,到下午5点半才相对稳定一点。“这种抢救是非常耗时耗人耗力的,经常涉及输血等问题,还要联系血源血库等等。抢救一例这样的病人就至少需要10个医护。”王小榕说,“有时候一晚上值班会碰上两三例这样的危重症病例。”有一些是产科大夫一听到就要立刻蹦起来的词汇,比如脐带脱垂、病人抽了(子痫)、胎心慢等等。“院总,心律60了!”这个时候住院总医师一听到就会噌一下蹦起来,因为小孩正常心律要在120到160之间,心律低意味着极度缺氧,很容易造成脑瘫,这都属于极其危急状况。
由于妇产医院在去年成为了全市产科合并症、并发症会诊指定医院,从去年开始他们接收的危重症病人增多了。朱宇举例说,像羊水栓塞这样的疾病或者不能控制的产后出血,最终根除的解决办法就是子宫切除,以前平均一年最多切一到两个子宫,去年一年切了六个子宫。尽力保住子宫的患者不计其数。“这个数据也说明我们的危重症病人在增加。”他说。
医院应对:限制每月建档量
讲述人:范玲 北京妇产医院产科主任
“感觉新生儿增长最明显的是从2011年开始,好像一下就来势凶猛,令我们措手不及。”范玲告诉记者,那一年最高峰时,产房一宿会生30个。一个月的建档需求量可以达到1300多。因此,为了保障孕产妇的安全,保证医疗质量,从2011年夏天开始,妇产医院实行建档限制。每个月建档量控制在1100以内。“每月发1100张条,真的已经算不少了,我还要留出200个转诊名额,接收那些从外院甚至外地转过来的高危产妇。”
“其实我们的大夫、助产士都不怕累,尽管一宿夜班下来累得脸儿都绿了,但是一说起来都很自豪。我们昨天生了多少多少个,要是只生了10来个都不好意思说。还行吧,才生十几个,都是这种口气。我们的同事们都特别可爱,其实他们不是说怕累不愿接病人,而是确实出于安全考虑。”范玲说,一家医院的力量毕竟有限,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去收病人,但是前提必须要保证孕妇的安全。因为去年严格执行了建档限流的政策,妇产医院在全市整体新生儿增长的情况下,分娩量维持在了一个平稳甚至略有下降的水平。2011年,妇产医院全年分娩量12800个,去年为12100个左右。
怀孕7周就排队建档了
对于“龙宝宝”们扎堆出生,专家表示,这些宝宝们未来将会面临入学、求职等诸多压力,“同龄人越多意味着竞争越激烈”。22万的龙宝宝意味着,无论是三年后上幼儿园还是六年后上小学,他们都将面临“白热化”竞争。
出生几天开始规划学区房
对于刚刚生下龙宝宝的妈妈们而言,这个极寒冷的冬天却显得格外温暖。在妇产医院产科病房内,梁女士抱着刚刚出生的儿子笑得合不拢嘴。1月8日零点50分,她的儿子出生了。六斤四两的一个标准体重的小龙儿。
对于龙宝宝的扎堆儿现象,梁女士说,她从刚一怀孕就感受到了。“怀孕7周的时候我们就来排队建档了。”虽然已经够赶早儿了,但她还是等了一个多月才得到在妇产医院生产的名额。宝宝还在肚子里就已经和妈妈一起开始为未来“竞争”了。让她始料未及的是,跨入龙年,身边的大肚婆越来越多,到医院产检的拥挤程度超出她的想象。“8个月的时候,每周都要去做产检,每次早上7点多钟就到了,总是要排到中午12点才能检查完。”其实她和丈夫并没有刻意要赶龙年生育,只是凑巧赶了个“龙尾巴”。
孩子的爸爸张先生告诉记者,宝宝的大名还没有想好,小名叫亮亮。谈到孩子未来的教育,张先生说,早就想好了,由于他们目前居住所在地的小区有配套的双语幼儿园,对于孩子以后入园的问题倒是不太担心。不过上小学就要慎重很多了。“我们在东城区还有一处小户型,东城那边好学校多,为了孩子的未来可能会考虑暂时放弃大房子住回那边去。”张先生说。
真正的竞争小学才开始
根据市教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幼儿园数量为1245家,2010年入园人数是105048人。若以此类推,龙宝宝在3岁入幼儿园时,约有10余万宝宝不能入园或不能进“正规”幼儿园。所幸的是,《北京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中已明确,三年内规划建设和改造769所幼儿园,使全市幼儿园总数达到1530所左右,到今年,全市共增加学位近74060个。届时,京籍龙宝宝入园将不再成为问题。不过,到2018年,当龙宝宝准备上小学时,真正的竞争才刚刚来到。幼升小学位的供求失衡情况将愈演愈烈,只能待政府根据人口变化合理规划教育资源来满足需求。
生育高峰2015年结束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说,这一拨的生育高峰期会在2015年左右结束。这是因为上一拨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群到2015年前后已经基本完成了孕产,届时新生儿数量将下降。这与全国的生育高峰期基本一致。对于今年来说,陆杰华预计,“蛇宝宝”的数量不会出现暴增或明显低谷,“新生儿数量不会大幅减少,而会保持一个平稳增长的趋势。”他分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