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掉孩子心里嫉妒的刺
古埃及有这么一则寓言:
鸟儿子问:“爸爸,人幸福吗?”
鸟爸爸答:“没咱们幸福。”
鸟儿子问:“为什么?”
鸟爸爸答:“因为人心里扎了根刺,这根刺无时不在折磨着他们。”
鸟儿子问:“这根刺叫什么?”
鸟爸爸答:“叫嫉妒。”
鸟爸爸的回答一点儿都没有错。人天生有嫉妒心理,加拿大约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嫉妒心理;婴儿从16~18个月就开始出现嫉妒表情;2~3岁的宝宝嫉妒吃醋的心理就已经很明显、很复杂了。我们每个成人都有过因嫉妒别人而使自己感觉不安的体验,宝宝同样会被嫉妒折腾得不高兴、不愉快,甚至担心害怕……哪些原因,是引发宝宝嫉妒心理的导火索?怎么做,才能顺利拔掉宝宝心里嫉妒的那根刺?
妈妈宠爱别人而忽视了自己
生活场景
妈妈带着小南在楼下晒太阳的时候,正巧隔壁的琴阿姨也带着自己的宝宝茗茗下来玩。妈妈亲热地抱过茗茗说:“茗茗,让阿姨抱抱。”正当妈妈抱着茗茗和琴阿姨聊天的时候,一直在一边不说话的小南,突然伸手一巴掌打在茗茗的身上,一边把茗茗往下拉,一边说:“这是我的妈妈。”表现出很强的敌意。
宝宝心里话
我的妈妈怎么去抱别的宝宝了,还亲他呢?是不是不要我了?妈妈,妈妈,快点放开弟弟,来抱抱我呀!怎么还不来?呜呜……哼,让你抢我的妈妈,看我不打你。
解析
小南由于嫉妒妈妈对别的宝宝亲热而引发了生气的情绪,这是一种强烈的社会信号,在告诉你孩子感觉到被你忽视了,需要更多的爱。
妈妈做法:给孩子足够的爱
你充分的关注和爱能使宝宝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特别是当与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时,你要注意态度,不要因对别的孩子太亲热而刺激宝宝,引起他的嫉妒。同时告诉宝宝,你爱其他小朋友,更爱自己的宝宝,这样宝宝和其他小朋友才能友好相处。
别人得到了表扬而自己没有
生活场景
绘画课上,老师一一观赏小朋友们的作品。看完后,老师特别表扬了露露,说她是小朋友中画得最快最好的。没想到话刚落音,坐在露露旁边的小琪就伸手拿过露露的画,飞快地用黑笔在上面横七竖八地乱画一通,然后满不在乎地还给露露……
宝宝心里话
老师说露露得画好看,难道比我的还好看吗?现在露露的画被我涂黑了,不好看了,这下老师该表扬我的画好看了吧!
解析
如果孩子是因为这种情况而嫉妒别人,家长就应该手把手地教他知识和技能,蓄积自身的潜能和优势。同时,要善于挖掘孩子的特长和优点,帮孩子建立自信心,一旦孩子足够自信,就不会因为某个方面比不上别的小朋友而嫉妒。
妈妈做法:给孩子自信
嫉妒心强的孩子往往是由于自身存在某方面的不足而导致,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出他的不足,
妈妈应该告诉宝宝,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如果家长平时就能做到这一点,等于是在给宝宝的嫉妒心理打预防针。随着宝宝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会知道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什么都比别人强,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力量,激发他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别人有漂亮的玩具而自己没有
生活场景
周末参加亲子活动时,一个小朋友带来的玩具遥控车很漂亮、很有趣,好几个小朋友都围在那个小朋友身边和他一起玩。超超看着自己手里的玩具车说:“我也有小汽车。”可是其他的小朋友还是围着另外一个小朋友,只见超超在旁边站了一会,突然跑过去抢过遥控车,
抱在怀里就跑。
宝宝心里话
那个小哥哥的玩具车比我的大、跑得比我的快,其他小朋友才不理我的。不行,为什么我不能拥有它?我一定要占有它,怎么办?“明抢”?“暗拿”?“破坏”?看着它干着急?各种招数都试一试吧,只要能拿到就最好!
解析
有时宝宝嫉妒别人时常会情不自禁地伤害别人,如抢别人的玩具、将别人心爱的玩具弄坏,甚至打人。一般情况下,孩子都很喜爱和拥有玩具、用品、零食多的同伴在一起玩,因为他可以从中得到益处。但当同伴不愿意将自己拥有的东西与他分享时,他往往就会表现出嫉妒情绪,如损害同伴的玩具。
妈妈做法:让宝宝学会自我调节
妈妈的微笑能有效帮助宝宝控制情绪,你可以微笑地说:“是这样啊,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也有很多玩具啊。”妈妈的轻松可以有效地使宝宝控制住嫉妒心,强烈的情绪会渐渐隐退。要帮助宝宝摆脱伤害性情感的困扰,保持舒畅心情,及时鼓励。对宝宝进行情感的暗示,或者转移他的注意力,是他用另一种情感冲淡或代替嫉妒心。
弟弟妹妹夺走了自己独占的爱
生活场景
多多3岁的时候弟弟出生了,这个新出生的小弟弟很快成了家中的焦点,多多再不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了。多多不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妈妈,把弟弟扔了吧。”甚至对着刚出生的弟弟说:“你还是回到妈妈肚子里去吧,这里不欢迎你。”大人发现多多会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掐弟弟或故意咬弟弟的手指头。
宝宝心里话
妈妈为什么一定要生弟弟/妹妹呢?他们太让人伤心了,夺走了本该属于我的一切。我不喜欢弟弟/妹妹,趁爸爸妈妈没注意,我就是要欺负他,都是因为他,爸爸妈妈才不像以前那样围着我转了。
解析
孩子的思维方式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绪反应强烈,自控能力差,还不会理性思考,他希望独占父母的宠爱,现在却要跟弟弟妹妹分享。更令人难受的是,所有的人都更关心小宝宝,自己变得次要了,大孩子当然会感到空虚和冷清。孩子对爱的需求并不因为已经得到过,现在就不需要了。
妈妈做法:不要顾此失彼
家长需要对孩子表示同情和理解,并帮孩子把他的想法说出来。比如,当妈妈正忙着照顾弟弟的时候,爸爸可以对大孩子说:“你看见妈妈一直照顾弟弟不开心了是吗?”“这没什么,妈妈和爸爸一样爱你,只是弟弟还不会穿衣服,所以妈妈要帮他。”当妈妈给小宝宝喂奶时,爸爸可以陪大孩子一起玩,也可以让大孩子帮爸爸妈妈拿尿布或奶瓶。这样大孩子就觉得自己和小宝宝之间有联系,会积极参与到照顾宝宝的事情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