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寒假不是“第三学期” 孩子更需“亲情充电”(3)

中国妇女报 2014-01-21 10:07:32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心理按摩师”

  专家提醒,家长在关注孩子假期学习的同时,一定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习压力大、父母要求过严等多方面因素,一些孩子可能会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果这些心理障碍不排除,那么日积月累,就可能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心理教育专家说,其实假期是平时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孩子的最佳干预、调整时机。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家长应带其前往医院求助心理医生。

  那么,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都会有哪些表现呢?1.易紧张、烦恼、焦虑,不敢与人交往,胆小害怕、怯懦,内心总有不安全感。2.敏感多疑、过分克制、思虑过多、优柔寡断、注重细节、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具有强迫症倾向。3.有的孩子有紧张、焦虑等情绪,告诉家长或医生的却是头疼、失眠、胃不舒服、没劲儿等躯体化症状。4.还有的孩子心理问题比较隐性,不易发现,具体表现为:该做的事拖着不做,遇到问题总是拖延,有的甚至去喝酒,把问题抛到意识之外不去解决。5.一遇到解决不了的挫折和问题就发泄,用砸东西、攻击等暴力行为发泄。6.逃避现实的正常生活。比如,白天睡觉,晚上通宵上网;厌学,整天在大街上溜达或离家出走等;内向不说话,悲观甚至有自杀想法和行为。

  因此在寒假里,家长们不仅需要关注孩子的饮食、安全和学习,更应该关注孩子心理的孤单和寂寞,不要使孩子基本处于“放养”状态,这对处于成长关键阶段的孩子来说非常不利。家长们只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让孩子多些亲情的陪伴和心灵沟通,才能让孩子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