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北京育才学校中科院超常儿童实验班工作推进简介

家长帮社区 2014-06-24 17:03:2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北京育才学校中科院超常儿童实验班工作推进简介
  

  2014年小学一年级招生工作

  2014年北京育才学校“中科院班”一年级的招生相关事宜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独立操作,凡对超常儿童教育感兴趣的家长,请登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超常儿童研究中心网站http://cngifted.psych.ac.cn/或北京市幸福时光陶然幼儿园网站http://www.htbaby.com陶然幼儿园报名点

  联系电话:63536353,83515511  联系人:肖老师,张老师

  中科院心理所咨询联系电话:64877971  联系人:陈老师,薛老师

  北京育才学校

  2014年3月12日

  声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辅导班。任何以心理所或育才学校名义举办的辅导班,均属违法行为。希望广大家长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上当受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一、概况

  北京育才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合作,自2005年5月起建设“中科院心理所超常教育研究基地”,并开设“中科院超常儿童实验班”,简称“中科院班”。进入中学学段的“中科院班”以北京育才学校的首任校长徐特立的名字命名为“徐特立班”。2009年8月,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发挥北京育才学校十二年建制的办学优势,中科院心理所为北京育才学校颁发“未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并签署“未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备忘录”。

 
  北京育才学校超常教育实验大事记

  二、招生方式与规模

  由中科院心理所独立组织招生报名、测试选拔工作,由北京育才学校创新教育中心承担教育管理与培养工作。

  截至目前,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全校共有15个“中科院班”,学生人数400多人。

  三、教师团队

  北京育才学校专门成立“创新教育中心”,对超常儿童进行独立管理和专项培养。校长总负责,创新教育中心主任负责实施;中科院心理所施建农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具体指导和培训,全校中小学由“博士、硕士、中学高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等50余名教师组成的科研型教师团队。

  团队把“与学生一起成长”作为专业【发展理念】,把“专业引领、行动反思、同伴互助”作为共同的【价值取向】,把“德师和智师并重”作为教师生涯的【发展目标】。教师团队既研究又实践,定期交流培训:曾组织教师考察北京八中少儿班、江苏省天一中学少年部;参加第十一届、十二届亚太区资优(超常)教育会议,我校多名教师应邀作专题发言;2012年在北京召开的“杰出人才的早期培养与教育国际研讨会”,我校作为协办单位,在大会上作了“基于超常儿童博雅目标的课程设置”的主题报告;2013年10月参加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笫九届年会暨中学英才教育学术研讨会。

  四、指导思想和实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个性化教育??多元化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多元课程??自主选择”的课程理念,坚持“尊重个性??差异教学”的教学原则,坚持“激励为主??挖掘潜能”的教育原则。尊重规律,科学管理,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发挥家校合力,确保资优(超常)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学校实验目标

  1、充分发挥中科院心理所超常儿童研究中心的专家指导优势,形成基础教育与科研院所合作研究与实践的工作推进模式。

  2、进一步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进行实验研究,积极打造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绿色成长通道”。

  3、探索在不压缩学制情况下对资优(超常)学生进行以“博、雅”为目标的高素质综合人才的培养模式。

  4、通过专家引领、项目带动、交流研讨、实践推进等形式,形成一支能够肩负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骨干教师团队。

  (三)学生培养目标

  我校“中科院班”主要探索在不压缩学制情况下对学生进行以“博、雅”为目标的高素质综合人才的培养,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有自己兴趣和特长的社会人和国家公民”;在此基础上率先践行学校“忧天下、启心智、扬优长”的办学理念,通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使学生成为思维敏捷、视野开阔、个性鲜明、素质超群、特长突出、胸怀远大、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学生,为将来成为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课程设置

  1、基本模式

  JosephS.Renzulli提出“天才三环理论”和“全校范围丰富教学模式”,其核心就是因材施教,旨在让更多的学生到成年后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具有某一优势领域才能的人。这里高于平均水平的能力不是简单指人的智商,其中包含了多种能力。有创造力的人非常会问问题,会用不同的方式来问问题,看问题有与传统不一样的眼光。执著精神不仅仅指的是勤奋,更是对某些领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强烈的爱好,对自己的任务确立高标准,是一种献身实践、一定要完成任务的态度。虽然这三个特质的水平不需要等同,但是三方面相互作用产生复杂的组合,才能产生创造性的行为和成就。

  北京育才学校“中科院班”采取小班化教学的方式,每个班学生人数30左右。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两大体系(详见下表),采用“4+1”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组织模式,即每周4天在校学习和1天社会体验,保证了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同时还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的分工是基础性课程构成学生的基础知识体系,形成基础性学力;发展性课程形成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学生的知识背景,形成发展性、创造性学力。

  就具体课程而言,其内容如下:

  ⑴整合基础性课程

  “中科院班”学生大都具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敏捷、阅读能力强、记忆力好等特征,对于国家基础性课程一般采取创造性地整合教材、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课堂上传授的“确定性知识”,还可以节省更多时间,能让学生可以在不同领域里获取更多的“非确定性知识”来扩充自己的知识背景。

  ⑵开发校本选修课程

  校本课程是基础性课程的延伸,以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目的,满足学生在有关学科或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要求。校本课程要有清晰地、整体性的框架,强调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联系,强调与基础性核心课程的关联,有助于深化对核心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有助于提升课程的整体效益。

  例如:为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开设了7门相关选修课程,学生采取“无年级选课制度”,扩大了志同道合的同伴圈。既满足了不同个性学生的需求,又大大提升了艺术类选修课的整体效益。



  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倡导“问题导向”的原创性研究,开设与体育、科技、人文、艺术相融合的特色创造课程,通过师生创造性地教与学达到对学生进行高端引领的作用。

  目前为“中科院班”开设的校本选修课程资源达30多种,而且已经编写成“选修指南”供学生自主选课(见右表)。每位学生一周可以选择6门选修课程,其中“创新思维课”和“桥牌课”由原来的选修变为必修。为保证教育的连续性,还将选修课与学生社团紧密结合起来,将上一届的成果延伸到下一届,这就要求每一位老师在进行选修课设计时,必须纵向梯度设计。

  为丰富选修课的课程资源,我们还聘请校外兼职教师,将丰富的社会资源带进校园,这里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社区的教育工作者等等。特别是科学家进校园活动,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让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通过与大师进行互动交流,引领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引导学生心忧天下、志存高远!

  ⑶丰富社会体验课程

  在狄尔泰思想中,最能表达生命存在的直接方式是人的体验性,体验是教育的直接出发点,只有从生命体验出发的教育,才能真正反映精神文化以生命为本体的教育性质。

  北京育才学校“中科院班”的社会体验课程分为“自然体育、科学探索和人文社会”三大板块,根据不同年龄各有侧重,把学生从课本、教室和学校校园里解放出来,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开阔视野、完善人格、发展能力。

  【自然体育】——中小学生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我们的教育教学必须首先考虑如何满足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育。为此,利用周三设计系列的自然体育活动,既保证生长发育所需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又锻炼了学生意志,还丰富了经历和知识。

  【科学探索】——激发并保护好奇心、求知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强调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和探究,发现新问题,并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出新的结论。其特点是强调学习过程、强调学习动机、强调信息的提取。

  【人文社会】——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人文艺术和审美能力。

  以小学“中科院班”社会体验课程为例,在以下方面进行了设计:

  观察体验

  我校开展了系列“走进活动”,引导学生在各种亲历活动中观察、感受、体悟、积累。

  走进博物馆——带领学生参观中国科技馆、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

  走进影剧院——欣赏经典影片,在儿童剧院欣赏以“安徒生之旅”为主题的儿童剧演出。

  走进名校——参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

  走进现代企业——参观三元牛奶厂、大宝集团、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线。

  活动体验

  组织学生参加采摘活动,到超市、图书大厦购物、尝试泥塑等工艺制作、模拟考古挖掘。

  益智体验:参与“迷宫夺宝”等合作游戏。

  锻炼体验:定向越野、登山、游泳、环湖跑步。

  公益体验:带领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如:与山区学生手拉、参与奥运小志愿者服务。

  ⑷重视科研活动课程

  旨在发展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通过自主探究、亲历实践、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课题研究和竞赛活动都设专人辅导学生进行。

  2、理论依据

  ⑴从小建构,梯度发展(建构主义理论)

  ⑵多元选择,差异发展(多元智能理论)

  中科院心理所施建农教授提出建立“生物-社会-心理模型”(Bio-Socio-PsychologicalModel)简称BSP模型,给我们设计课程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⑶专业指导,创新发展(脑科学理论)

  ⑷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生命本体论)

  六、教学原则与策略

  1、为学生的“优势”领域提供有挑战性的任务;

  2、科学指导学生在优势领域的自主性、个别化学习;

  3、以学科为基础的加速学习;

  4、提供能力水平相当的同伴开展合作学习。

  七、多元评价体系

  我们不把学业成绩当做唯一评价指标,将整个评价分为学科发展性评价和活动发展性评价,采取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建立一套多样化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中科院心理所和学校学生指导中心对学生全程档案跟踪记录,特别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八、主要阶段性成果

  1、在中科院心理所施建农教授的指导下,承担了国家级科研课题“小学超常儿童创造思维发展追踪研究”、“利用电影资源促进资优学生多元发展的课程开发研究”,主要探索在不压缩学制情况下对资优学生进行以“博、雅”为目标的高素质综合人才的培养。

  2、建立起北京育才学校超常教育实验整体框架,对学校其它部门的管理和教学产生良好的辐射作用,带动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提升。

  3、2008年北京奥运会,由我校小学“中科院班”学生组成的100名“手球宝宝”亮相手球赛场。

  4、2009年,我校“中科院班”获原宣武区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大赛第一名。

  5、2010年,由“中科院班”学生作为主力队员的育才学校手球队获全国小学生手球比赛冠军,并代表中国小手球前往瑞典参加了国际比赛。

  6、2011年11月,获北京市学生定向越野邀请赛小学组团体第一名。

  7、2011年12月,中科院班学生包揽北京市桥牌双人赛小学组前四名。

  8、2011-2013连续3年中科院班学生获DI青少年创新思维竞赛中国区总决赛一等奖共计4项,两次参加美国举行的DI创新思维全球赛。

  9、2012年9月,中科院班学生获“世界定向精英巡回赛”团体第二名。

  10、2012年12月,中科院班获北京市中小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团体冠军。

  11、2012年9月,中科院班学生李先秦获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球赛女子单打初中组第一名。

  12、2013年5月,中科院班一年级王子涵等8名同学获“2013年北京中小学生数独比赛”团体金奖,胡宇轩获得个人金奖。

  13、2013年10月,中科院班岑顶玉、殷乐同学荣获全国英才中学生手脑运动会特等奖,张纪琛、薛春雨、杨芷一荣获全国英才中学生手脑运动会一等奖。

  14、2013年12月,中科院班学生兰慧心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

  15、2014年1月,首届中科院班(初三年级)期末全区统考成绩优异……

相关文章:

2014年育才学校(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超常教育招生简章

北京市育才学校2014年新生片区入学招生简章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