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三枚“锦囊”帮孩子适应幼升小衔接

摩比思维馆 2014-10-23 14:14:3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在最近的育儿论坛里,有些家长纷纷表示自己即将要“升级”了,两个月后,他们的孩子就将背上书包,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那么,他们该怎样好好利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让自己的宝贝能尽快适应这一角色转换呢?华东师大学前教育系专家王顺妹在此为家长贡献了三枚“锦囊”。

  ■锦囊一:认字是“浮云”,应强化看图讲述的重要性

  在学前教育中,很多家长往往会以自己的孩子认识多少字为骄傲。殊不知在孩子即将接受的小学语文教育中,难点可从来都不在认字上。

  王顺妹表示,小学语文课程的关键核心归根到底在于阅读——即看图讲述。对于年纪尚幼的幼儿园小班学生来说,他们基本都可以做到看一张图,描绘出自己的理解,比如画面上描绘了什么,时间、地点、人物的表情和衣着、周遭的环境等,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的拓宽,孩子慢慢可以看图讲故事、写句子等,而这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内容。所以,在衔接过程中,家长要学会“随文识字”,可以平日里多拿一些幼儿绘本,或者小学课本来给孩子讲故事,让他们慢慢熟悉书本这样的载体,孩子听懂了,产生兴趣了,这时候自然而然地就认识文字了。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逐渐培养孩子对文字符号的印象和兴趣,引导孩子对重复出现率高的文字的自然记忆。因为站在幼童的角度,机械化灌输极易引起本能的抗拒,导致厌学心理。第二个好处就是这样的方式是符合学龄前孩子的年龄特点的,每个孩子都有能力接受,或者说能根据自身的掌握情况或兴趣喜好去选择合适的刊物,并完成看图讲述。

  ■锦囊二:算术不可怕,在游戏中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

  进入小学后,数学作为三门主课中唯一的理科,承载着一项重要的使命——锻炼孩童的逻辑思维能力。王顺妹指出,家长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可以多采用一些游戏或者口述应用题,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接触数学。打个比方,家长可以拿出10个小桔子和孩子分着吃,让孩子明白10个桔子可以分成2个和8个、3个和7个、4个和6个等,这就是十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和原型,就算上升至百位数、千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也是不变的。有些家长教孩子学算术时喜欢灌输式教学,比如直接告诉孩子几加几等于几,或者甩给孩子一张九九乘法表让他们去背。这些做法的不科学之处就在于家长没有考虑到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兴趣和特点,更多地代入了自己的习惯和想法,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并且错误的印象一旦印刻下来,很难纠正。学前阶段,家长要多以数数字、分水果、拍皮球、购物等方式让孩子逐渐认识数学的概念,这远比光做题“接地气”得多。总之一定要记得多实践、多操作,孩子能理解,不用教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

  ■锦囊三:提前关注孩子的注意力是否易分散

  王顺妹指出,根据多年来对于小学新生学习情况的关注经验,有些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跟不上进度,不是因为学习态度不好、也不是基础打得不扎实、更不是智商低,根本原因在于孩子的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而这恰恰是最容易被家长忽视的一点,以至于难以掌握到成因所在,要改善和提高都始终不得其法。

  拿一堂小学35分钟的课举例,一般正常的孩子都可以保持精神集中30分钟左右,有些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则非常短,往往在15-20分钟的时候就自然转移,而后再难收回,这期间老师说了什么他们完全没听进去。究其原因有多种因素,比如剖腹产下的孩子,未经产道挤压,注意力难集中的风险就较大。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跳绳、拍球等方式来观察,一般来说这个年龄的孩子连续拍球或跳绳几十个应该不成问题,要是自己的孩子只能拍几下球,或者只能一个一个跳绳无法连续的话,就要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了。

  对此,家长必须摆正心态,首先这不是孩子的错,大脑控制系统薄弱会让孩子稍有动静就难以自控地转移,这不是他们主观造成的,家长若发现有这个问题千万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胡乱责怪孩子;其次,越早发现问题越有利于康复,毕竟这是可逆的,可以通过一些动作协调性锻炼,来训练孩子的大脑控制系统。家长对此要有思想准备,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需要2-3年的努力。

  总而言之,在整个为孩子进入小学而做的准备中,家长不要吝啬鼓励和赞赏。但凡孩子取得进步,都要告诉他“你太棒了!我真为你骄傲!”等。孩子越有信心,越愿意去努力学。教书育人应贯穿在培养孩子成长的各个方面,包括自信的养成、社会性、团队性等。家长事先应做好足够思想准备,幼小衔接绝非2个月短期任务,而是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