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教育·思考:大数据颠覆10个家庭教育常识

中国教育报 2014-12-18 16:00:0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近期,中国教育报连续报道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省市2万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进行的家庭教育状态调查,全国三万多个微信公众号转发,引发社会热议。数百万读者不仅关注这些调查数据显示的目前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新特点和新问题,更注意到调查结果颠覆了以往家长们习以为常的那些常识,关注到10个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成才”还是“成人”?

  据该课题组负责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技研发中心主任张敬培介绍,本次调查将家庭教育中的影响因素划分为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显性因素主要包括物质上经济上有形的、可量化的投入,隐性因素包括家庭氛围、亲子关系和家庭文化娱乐行为等无形的、不易量化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家长优先关注的是现实性因素,对发展性因素的关注度较低。比如家长现阶段最关心孩子的方面,从高到低依次为:健康安全(65.95%)、习惯养成(55.47%)、日常学习(53.58%)、人际交往(37.89%)、自理能力(33.75%)、性格养成(28.09%)、兴趣爱好(19.47%)、情绪情感(11.93%)。可见家长更关心子女“成才”而忽视“成人”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太关注人际交往、自理能力、性格养成、兴趣爱好、情绪情感等发展性因素,对建立亲密亲子关系、营造良好家庭文化氛围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孩子的课业学习成为大多数家庭的重点,超八成小学生放学后有额外作业,近五成家庭将学习作为亲子沟通主要话题,四成学生回家后没有户外活动时间,近半学生回家后主要的娱乐活动为“看电视、玩电脑或手机”。子女成绩的好坏成为父母互相评价的标尺,甚至引发夫妻矛盾。

  学前班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吗?

  本次调查涉及的小学生80%上过学前班,但他们上学以后的学业成绩有两个10%令人意外:成绩优秀的小学生中“没上过学前班”多10.89%,而成绩较差的小学生中“上过学前班的”多1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学前班不仅没能帮助小学生赢得任何学业优势,反而因为让孩子过早学习知识引发挫败感,降低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从而产生学业上的倦怠和松懈。

  择校能带来家长——期待的效果吗?

  家长择校是为了让孩子享有更优秀的教育资源,提高孩子的学业水平。调查数据却表明,“择校生”和“就近入学学生”的学业情况相差甚微,成绩优秀的比例分别是29.95%和28.48%,在良好、中等和较差等其他学业水平中,二者的数据也较为接近。

  课外班与课外作业——能提升孩子的成绩吗?

  本次调查发现,近九成小学生在上各种“班”,每天有课外班作业的小学生高达81.50%。对于课外班的作用,访谈中尽管有部分家长认为“应该有用”,但孩子们无论成绩优差都一致认为“不知道”、“说不清楚”,恰好证明更多的家庭作业时间不一定带来更好的学习成绩,也说明课外班及课外作业是一项性价比很低的家庭教育投入,不仅不能换来小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反而存在让孩子身心俱疲、减弱学习兴趣、产生厌学逆反等不良心态的负面效应,给后面的学习阶段带来难以预估的消极影响。

  “考得好就给奖励”——管用吗?

  不少家长喜欢用物质刺激来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调查显示,与孩子的成绩优秀呈正相关的,不是买礼物、给零花钱这些物质奖励,而是父母双方教育理念的一致性、互相理解支持的亲子沟通模式以及家人间良好的的情绪理解与反馈。比如说,面对教育分歧时,父母选择“私下再协商”的家庭,其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高达76.10%,成绩较差的仅为11.98%;“能感受到家人支持和关心”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74.12%,而冷漠、疏离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12.48%。

  常以物质手段作为激励和表达爱的方式,容易对子女造成误导,使他们将父母的关爱简单化为物质的满足,从而掩盖、转移或干扰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相反,鼓励和支持才是孩子内心持久的动力。问及“你从哪儿感受到父母对你的爱”,成绩优秀的小学生更多选择“给我鼓励和支持”。

  家人共进晚餐——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谁都希望有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调查数据显示,闲暇时父母经常读书看报的家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更高,爸爸经常和孩子做事(玩智力游戏、打闹玩耍、一起运动、一起聊天谈心、一起尝试新事物、一起修理东西、共同保守一个秘密)对孩子的学业水平影响明显,家庭娱乐活动越多孩子成绩越优秀,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家庭“几乎每天”或者“每周2-3次”能共进晚餐。

  会做家务的孩子——学习更好?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知道习惯对孩子的重要性,但不少家长更关注与学习相关的“预习、复习”等习惯和行为,而不知道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才是促进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调查数据显示,自主管理能力高的小学生学业水平也更高,比如自己选兴趣班、自主管理零花钱、分内的事情自己做。有意思的是,在孩子专门负责一两项家务活的家庭里,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相对较高。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3.17%,而认为“孩子应该做些家务”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86.92%,两者相差悬殊。

  “隐形爸爸”——是一种家庭缺陷?

  尽管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位早已不是新闻,但本次调查所显示的“仅一成家庭是父亲承担主要教育职责”的现状,仍然让人吃惊。尤其对男孩而言,父教缺失会使男孩的性别认同弱化,容易被母亲过分呵护、过度保护,缺少独立锻炼的机会,缺乏纪律教育和监督,甚至导致各种暴力行为。 在生活中,当孩子分内的事向大人求助时,男孩的父母更容易选择“有求必应”,说明父母对于男孩更易迁就,缺乏原则性,在学习中也容易为他代劳。

  男孩的父母——更不了解孩子的内心?

  调查发现,很多男孩的父母认为“孩子不愿对我说心里话”、“找不到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找不到好的沟通方法”,或者“没有时间沟通”而且“有沟通困难”,其实这和男孩的身心特点有关。男孩不善于向父母袒露心迹,较少主动跟父母沟通,面对要求或压力时,要么反抗,要么沉默忍耐,不太懂得如何更好地与父母交流。

  遗憾的是,男孩的父母对孩子的了解多为学习、交往等外在情况,而对于男孩的愿望、心事等内心世界缺乏了解。比如,他们比较了解的是“三个以上孩子的好朋友”、“孩子喜欢的老师”、“孩子最喜欢的课和不喜欢的课”,而对“孩子近期最大的愿望”、“孩子不愿提的缺点或糗事儿”、“孩子最崇拜的人”知之甚少,这说明他们没有深入考虑男孩的特点和需求,从而影响到亲子沟通的质量和教育方式的有效性。

  男孩成绩不好——和父母有关吗?

  调查结果显示,在学习动机、课外阅读和学业成绩三个学习的核心方面,男孩的情况均比女孩差。

  这一方面是因为现行教学方式以言语教学为主,正顺应女孩的学习特点,而男孩更容易接受图表、图像和运动物体的刺激,更倾向于动手实验和操作的学习方式,不易接受单调的语言刺激,潜质发挥受到限制,在学业表现中陷入困境。

  另一方面,男孩的学业成绩受到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学业成绩较好的男孩父母常表现出较为积极的教养方式,相反则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负面教养方式。

  比如,当孩子发脾气时,积极的教养方式包括冷静处理、耐心询问,耐心倾听孩子心中的委屈、不满,或者给予其独自平复情绪的空间;消极的教养方式则是使用否定、批评的言辞训斥孩子,甚至忍不住动粗,不给子女解释机会,使其感到心里委屈,让孩子充满失败的体验。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