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孩子是否上幼小衔接班别只看成绩

互联网 2014-12-28 22:48:0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很多年轻父母们的共识,入学前上幼小衔接班、自己在家里提前教小学的知识……一年级新生入学两个月了,记者调查了 多所学校的学生发现,“抢跑”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虽然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提前打下的基础可以让他们更加自信,但近四成的孩子提前“抢跑”的优势已经逐渐流 失,入学前学与不学,在课堂表现上已经没有区别,甚至相当一部分有基础的学生染上了上课听讲不认真的毛病。

  现场 课堂上看不出孩子差距

  记者走进市实验小学一年级六班的教室,在课堂上记者发现,班上学生的水平基本一致,并没有学生因为入学前学过就把其他学生落下一截,也没有学生 因为入学前没有基础就有所落后的情况。在老师要求讨论时,女生小蔚和同桌小涵交流并不多,两人各自埋头算题,在老师提问时举手也不是很积极,一堂课小蔚只 被老师叫起来回答了一个问题,在自己的课本上计算正确的小蔚站起来表述的时候却出了差错,她不好意思地低头坐下。一道“10-7-1”的连减题目,小蔚最 后得出的结果是“3”,被同桌小涵指出了错误。不过让记者吃惊的是,小蔚在入学前就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全学完了,“幼儿园大班的最后两个月里学过,在幼小 衔接班里也学过。”小蔚说。而答题速度和正确率都高于同桌的小涵则说,自己在幼儿园没学过,也没有上过幼小衔接班,不过从字迹的规整程度和写字速度看,小 蔚明显是训练有素的。

  “抢跑”后部分孩子有自信

  在市南区某小学记者跟踪采访了几个孩子,晨晨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是一名乖巧可爱的女孩,入学两个月多来,她俨然已经成了老师的一个小帮手。晨晨告 诉记者,她妈妈也是一名小学老师,在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就开始教她拼音、数数,所以她很顺利地就适应了一年级的生活学习。老师告诉记者,晨晨尽管没有上过 幼小衔接班,但她母亲的辅导比幼小衔接班专业多了,关键是帮她养成的学习习惯非常好。老师告诉记者,晨晨因为有入学前的基础,提前掌握了一些知识,加上她 现在的学习习惯比较好,学习余地很大,“课后她还在学习钢琴、小主持人、英语和舞蹈等多个辅导班。”

  一年级的年级组长陈红老师说,通过不断的进步,孩子可以树立更多的信心,而且会热爱学习,不断进步。

  四成“抢跑”孩子在退步

  新生入学时,墨墨的表现让老师们眼前一亮,“他会的知识很多,也很有规矩,一看就是经过专门训练的。”这是墨墨给老师留下的第一印象,不过开学两个多月后,老师有点拿墨墨没辙了,“他上课总提不起兴趣来,总是走神。”墨墨的老师告诉记者。

  “老师教的我都已经学过了。”墨墨很肯定地告诉记者,他上过幼小衔接班,学过拼音、数学和艺术创想课,在课堂上学的知识跟幼小衔接班里学的差不 多,“这些我都会了。”墨墨认为自己会了,不过反映到作业上却并非如此,老师说墨墨的作业错误很多,测试成绩也是一次不如一次。

  陈红说,有些孩子因为基础好,掌握知识快,得到老师的赞许后,会树立自信心,会觉得上学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逐渐会形成良性的发展。但也有相当 一部分学生,入学后发现很多知识自己都已经学过了,“小孩子对新鲜事物特别容易产生兴趣,但也容易喜新厌旧,如果知识对他们没有吸引力,他们上课就容易走 神,久而久之养成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陈红说,每年都有一部分学生入学时的基础特别好,但一个学期结束后,他掌握的知识不仅没有多,还少了,“如果以每 班有10个有基础的学生,越学越退步的学生大约能有三四个。”陈红说,孩子在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在于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幼儿园、 家长花气力让孩子提前学了点,结果却起到了相反的效果,那就是本末倒置。

  太平路小学教导主任孙敏也认为,幼小衔接班或者幼儿园老师提前教授孩子小学的内容知识,可能出发点都是好的,是为了让学生提前适应学校生活,但是很多时候功利性更多一些,这样会导致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漫不经心注意力不集中,极端的有可能导致孩子厌学。

  培养习惯比学习更重要

  部分学生感觉自己什么都学会了 老师讲的就没吸引力了

  针对孩子学前教育的问题,陈红认为,“家长们可以多带孩子读书,拓展知识面,让孩子们能够静下心来独立完成一件事,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聆听习 惯和做事专注的态度。”陈红表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有的家长没有这种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意识,在孩子上学前也没有足够的基础知识教 育,这会让孩子在刚上学的时候学起来比较吃力。

  “每年一年级新生入学,都有一些让老师吃惊的学生,有的孩子100以内的加减法都能算出来,一年级的课文可以流利地读下来。”孙敏说,很多家长 给孩子报名时特别愿意让孩子展示这些才能,孩子展示的时候,家长们也都会感觉非常骄傲。“说实话,我们真不希望幼儿园和家长提前教孩子学知识。”孙敏说, 首先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在教知识的时候,更多的是注重结果,即孩子学到的内容,而不是过程,小学老师在上课前则会经过集体备课,授课方式更科学。

  “我遇到过好多学生,很多知识他们在上学前都已经学会了,老师讲的知识没有吸引力,上课就随处走动。”孙敏说,这些孩子在一二年级表现很好,但 到了小学高年级的时候,之前的“老本”吃完了,表现就不会像一二年级时那么优秀,他们自己也会有较大的失落感。“关键是等他们发现老师讲的他们不会的时 候,他们想去学习,但没有养成集中精力听讲的好习惯,发现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学习了。”孙敏说一旦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家长们才会发现提前让孩子学知识,可 以帮他们提前起跑,却不能帮助他们持续发力。

  相关政策 教育部严禁幼儿园“小学化”

  为遏制超前教育,日前教育部正式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给学前孩子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了一个 “阶梯”状标准: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4岁学会体谅父母,5岁学会说出家庭住址,6岁学会接受不同意见。《指南》对于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 向,带有强制色彩。

  从本质来讲,学前教育应该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不论家长还是幼儿园都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教育部强调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 化”倾向,这是对学龄前儿童超前教育的纠偏之举。但是,近年来,应试教育压力不断前移,很多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就被套上了重重 “枷锁”;对孩子进行拼音、外语、数学等小学化内容教学,俨然成了幼儿教育的通病。

  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幼儿特别是即将上小学的孩子如果只会10以内的加减法,不会更复杂的计算题,孩子上小学就会吃亏。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小 学不准组织入学考试,但是优质教育资源僧多粥少,在择校关口已前移到小学的当下,为了让孩子能上一所优质小学,家长只能违心教孩子小学知识。

  不仅是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也在多个文件中,对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进行了明令禁止,并在日前刚刚出台的民办幼儿园普惠性认定条件中规定,如果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有小学化倾向,将无法获得每年生均1000元的财政补贴。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