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府东迁”哪些和你切身相关
一、打造北京的“副中心”,通州都存在哪些优势?
1、地理条件优势
从用地方面考虑,北京的区域特点是,北部是生态涵养区,西部多山缺乏空间,南部已规划新机场建设,那么只剩下东边作为行政功能疏解的最佳之选。同时,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北京唯一同时接壤天津和河北的区县,通州的优势很明显。尤其在传闻即将成为北京市政府新迁入地的通州潞城镇,除了是长安街延长线的最东端之外,更是直接紧挨河北。
2、历史文化优势
通州位于京杭大运河北段具有深厚的运河文化底蕴,是历史上北京的命脉所在。通州历为京东交通要道,漕运、仓储重地。“万国朝拜、四方贡献、商贾行旅,水陆进京必经此地,促进了通州经济的繁荣和兴旺”,如今的通州区政府网站上如是介绍,享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之称。
3、基础设施优势
1993年,北京市发布《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其中通州的定位是北京卫星城。2005年,在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通州被定位为“面向未来的新城”2012年,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落实聚焦通州战略,通州的城市副中心地位被首次提及。2014年年初,习近平主席到北京视察时提出“结合功能疏解,集中力量打造城市副中心,做强新城核心产业功能区,做优新城公共服务中心区,构建功能清晰、分工合理、主副结合的格局”。由此,通州进入全面提速时期。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通州已经具备承担市行政副中心发展建设的坚实基础。
二、此次东迁会给房价变化带来多大的影响呢?我们又应如何客观看待此次东迁,并做出理性选择?
通州承接中心城功能疏解功能,疏解主中心人口和产业,住宅产品依旧是主力,而行政商务经济信息等部门的涌入,会带动相关地产行政办公商务地产。以万达广场为代表的商业地产逐渐发力,个人认为文化休闲地产爆发潜质比较大;在行政机关强大的聚集效应下,经济、行政、商业、文化、信息等部门会云集于商务区,金融保险业、不动产业、零售服务业等等不断推动通州商业地产的快速发展。
关于理性客观的选择,建议首先根据自己及家人的工作性质,调整空间的位置和房屋的位置,如夫妻二人一个在西核区工作,一个在东核区工作,把房子调整到放在中间地带。或者是便于照顾一方及孩子的空间;其次是考虑调整孩子就读的学校,及时办理到相关的学校里面去;第三,老人的方便居住和就医等等因素都是需要考虑进去的。
三、北京的铁路客运系统如何实现缓解现在北京的交通压力?
通州交通现状为末端型,随着北京东站的建设,北京的铁路客运系统将实现“四主两辅”总体布局。如果说北京四环以内是北京城市中心的话,那么副中心设置在通州,这意味着是一个哑铃型的设计。以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为轴,将通州与主城区连接起来,构成大北京的城市格局。交通路线增多了,交通设施增加了,我们有疏解和控制了人口缓解交通压力的情况自然是显而易见的了。
四、东迁真的会产生公务员辞职潮吗?
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北京市政务机构搬迁,为了留在北京市内,以及对搬迁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北京的公务员辞职潮恐将难以避免。其实搬迁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公务员的辞职现象肯定是有,但不应该会出现大规模的辞职潮,可能会有部分公务员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做出职业上的规划调整,这些是在所难免的。
五、未来北京的经济突破点会集中在哪些方面?
近年来,由于北京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比高达70%多,经济增速一直无法与天津这种制造业占比高的投资驱动型城市相比,随着北京市政务机构搬迁通州,会有新一轮的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首先,基础设施建设无疑会催生打量投资进入,其次在地产方面也会吸引大量的投资,三是,文化旅游业。但在这一轮的经济发展中,侧重的不是增速,而是提质增效。
六、东迁通州对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发展会产生什么积极的影响呢?
此次东迁通州,部分医院、大学以及央企总部等或将迁出北京市核心区,北京城六区拟减少15%左右人口。北京和天津未来拟实现同城化管理,沿线建设科技园区。京津、京唐秦、京保石将进行三轴布局,同时在周边若干小城市建设高标准中心。当然,北京六环周边不会仅有通州一个副中心,但通州的崛起会对整个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最全面的经验。京津冀是一个很好的地理版块或者是一个大区域的文化板块。区域一体化开发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必由之路,北京市政府东迁将对破解当下的困境起到示范作用,特别是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背景下,如果更多的中央企业、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能够从北京市的核心城区迁至京津冀周边区域,将有利于打破京津冀地区的块状分割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