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一半学生想当班长,班干部竞选引发家长集体反思

互联网 2015-09-21 11:24:35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新学期到了,许多班级开始竞选新的班干部,为了当上班干部,一些孩子甚至让父母出面,想出各种办法竞选。对此,巴南区鱼洞第二小学二年级(1)班班主任肖兴兰,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入职测试,让家长和孩子们好好反思了一下“当官”这件事。

岗位申请 一半学生想当班长

肖兴兰有15年的教龄,当班主任也有13年。新学期伊始,班上要选班干部,9月6日,肖兴兰制作了一张《岗位申请表》。让学生回家和父母一起想想,自己适合什么职位,是否能胜任再填写。

第二天,看完交上来的申请表后,肖兴兰沉默了。“全班孩子都填了表,没有一个孩子忘交。班长、科代表职位竞争很激烈,一半的同学都想当班长。但是,在班级4个部(班务部、学习部、活动部、劳动部)的职位中,劳动部的岗位最冷清,比如分餐长、清洁督查长等,根本无人问津。在填写志愿时,大家认真填写了想当选该职务的理由,以及当选后的‘施政纲领’。”肖老师回忆。

“为什么孩子不约而同地选择‘高、大、上’的岗位?是孩子们自己的选择吗?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否有家长的某种影响在背后?”肖兴兰有些困惑。“设置班干部的初衷,不是为了让孩子觉得这样很威风、很有权力。我必须想个办法,让这次班干部竞选更有意义。”肖老师说。于是,她开始酝酿一次情景测试:趁孩子们不在,故意把教室弄乱,看大家是否具有合格班干部应有的服务意识。

入职测试 45人只有5人过关

9月8日,是干部竞选的日子。上午第三节课是体育课,趁孩子们不在班上,肖兴兰将教室精心“打扮”了一番:教室外的走廊和后门处撒上了纸屑,几个扫把、拖把倒了一地,前门也乱扔了一地书。准备完毕,肖兴兰用手机记录了第一现场。

下课后,孩子们回来了,此时,肖兴兰心里很纠结:接受考验的不仅是他们,还有自己。“第一个回来的是余倍娴,她刚走进教室,看到教室里这么乱,先是一惊,然后立即拾起扫帚,清扫纸屑。但是,随后的十多个同学却视若无睹。其中,还有许多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看着孩子们若无其事的样子,我非常难受。”这一环节,只有4个孩子通过测试。

走廊的纸屑,也始终没有人清理。吃完中午饭,肖兴兰还抱有希望,决定再次给孩子们一次机会,分批请孩子们去走廊走几圈。“孩子们见我在拍照,都很可爱、很酷地摆着Pose,地面上的垃圾,他们根本没注意到。”

虽然有些失望,肖兴兰还是决定把实验进行下去。午后,孩子们都在教室里写作业。她找了先通过测试第一环节的4个同学,交给他们一个秘密任务——在教室里嬉闹。4个孩子在教室里闹得不亦乐乎,然而其他孩子们依旧写着自己的作业,没有人上去制止。这4个孩子越闹越厉害,终于,负责管理的舒靖予制止了他们。

“班上45个人,最后只有5个人通过了我的测试。”肖兴兰叹道。

竞选结果 新任班长成绩不好

当天下午,肖兴兰将在情景测试中拍的照片做成PPT,放给孩子们看。“孩子们看到地上横七竖八的扫帚、大堆的纸屑,看到自己可爱的模样,神气地在走廊走着的身影,还很开心,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不过,当他们看到了余倍娴在扫纸屑,看到了3位同学在捡地上凌乱的书,他们似乎明白了。”肖兴兰说,“孩子们都沉默了,低下头,不说话。我还特意请了一位平时成绩最优秀的同学起来谈感受,他慢慢地站起来,直摇头,眼圈也红了,哽咽着,什么都说不出来。”

最后,大家在通过测试的5个同学中选出了2个班长。其中的一个,正是第一个清扫垃圾的余倍娴,然而,她平时的成绩并不好。肖兴兰坦言,余倍娴的当选,让她有点意外。

记者问余倍娴,为什么想当班长?“以前,都没有同学和我玩,我想当班长,这样大家或许就愿意和我玩了。”她说。当记者再问她,为什么成绩不好大家就不愿意和你玩,这次,她沉默了,低下头没说话。肖兴兰在一旁悄声告诉记者,“按照惯例,她根本不可能当上班长。因为她性格有点内向,成绩也不好,在班上没有人气。”随后,肖兴兰鼓励她,“你也有很多优点,而且这次测试你第一个通过,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班长。”

家长反思:

我们没做好榜样

情景测试以后,班上孩子的家长们在班级微信群里议论纷纷,看到孩子们的表现,许多家长开始检讨自己。

用官本位教育孩子

肖兴兰说,有个别家长私下里和她谈到,希望可以给自己的孩子一个锻炼机会,让他当班干部。

学生王星喆的妈妈告诉记者,儿子一向自尊心很强,加上成绩不错,所以一直很想当班长。“做父母的肯定要支持孩子的想法。但是,那天情景测试完回家后,孩子就一直不开心,一会儿说自己眼睛不舒服,一会儿说肚子不舒服——其实他就是心里不舒服。看见其他同学通过了测试,一向各方面表现优秀的他没有通过,自然心里感觉有点不平衡。”王妈妈说,“其实我也知道,他想当班长可能也是因为这个职位比较威风,可以命令别人,觉得好玩,他还不懂责任是什么。”

学生肖林熙的妈妈说,她自己曾经也是一位老师,所以一直在反思,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孩子们热衷于“当官”,却缺乏足够的服务意识。“家长用成人世界‘官本位’的思想来教育孩子,肯定是不对的。所谓的当官,并不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是要实实在在地做事情。想要做好班长等管理的职务,首先要管好自己。”她说。

专家说法

重庆教科院副院长王纬虹告诉记者,现在很多班级人人都是班干部,包括这个班级也是。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孩子想要当班长、科代表这样听起来比较威风的职务?“或许也是部分家长的选择,家长希望孩子通过这些职务来提升自己,或能得到其他孩子的喜欢,或能得到老师的注意,甚至是让孩子体会到管理者的权力瘾。当然,他们肯定不希望孩子去选择清洁组长、分餐长等听上去既不能帮助学习,还麻烦、辛苦、浪费时间的职务。”

缺乏对孩子责任教育

在采访时,一个孩子对记者说,“平时我在家中还是会打扫房间。但是在学校里,有时候自己桌子下有纸屑,我都会踢到前面同学的桌子下去。”

肖兴兰告诉记者,这次竞选,给了她和家长非常大的触动。“有家长反思自己,自己平时做得也不好,比较缺乏社会责任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肖兴兰说。9月16日下午,班级开了一场家长会,会后,学生李俊希的妈妈表示,情景测试和家长会让她受益匪浅,“以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没有关注其他方面。但是通过这次测试,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还有欠缺。在社会责任方面,我们几乎没对他进行教育,以后就会多注意这方面。”

肖林熙的妈妈也表示,情景测试之后,女儿回家主动讲了这天的事,说她心里很不好受,在班上还差点哭了。“现在的孩子都自尊心强,偶尔打击一下,还是有好处的。不过我们家长也需要反思。”肖妈妈说,“平时在家里,我都是要求她做好自己的事。但是,对于周围的人和所处的集体,可能对她缺乏引导和要求,甚至有时候还会让她少管闲事。自己的榜样没做好,需要改正。”

专家说法

王纬虹表示,孩子们的表现,反映出集体意识比较薄弱,或者说对周围的事情很淡漠。家长往往在家中教育孩子,都是要为自己努力,但是很少教育孩子,需要为别人做些事。因此,很多孩子认为,在学校里垃圾纸屑,只要没影响到我,不在我桌子下,我就可以不管,反正有人去管。“但是,孩子没有意识到集体的就是个人的。说严重点,这就是一种自私的思想。当这种思想一旦跟随孩子一身,这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唯成绩论影响孩子自信

采访中,余倍娴那番“当了班长,大家就会喜欢和我玩”的话,让记者印象深刻。肖老师告诉记者,余倍娴的父母不在身边,这个孩子性格比较内向。这个内向孩子的这番剖白,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肖老师告诉记者,其实,现在许多班上设置有很多班干部,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务,不再是像过去以成绩论英雄。“在我看来,德育比智育更重要,家长也不要一味用成绩来评价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肖老师说,“我遇到过很多家长,他们往往给孩子传输了这样的理念:在学校要和成绩好的同学一起玩、一起学习。这样的理念很过时,也是教育的悲哀。当班干部是要为班级、同学服务,这才是责任的表现。”

这次测验,也让孩子们开始转变。以前什么事都不做、对班级漠不关心的孩子,现在主动承担了班上最脏的活——负责大家吃完中饭后,擦布满油污的桌子。“看到孩子们的转变,我很欣慰。”肖老师说。

专家说法

王纬虹表示,其实,孩子错误地理解了班长的含义,或者是受到了成人世界的影响,认为只要我当了班长,班上的同学都要围着我转。这样的思想,让许多孩子不自信。“在低年级的孩子中体现得比较明显,大家都想去争班长的位置。而根据以往的传统,都是成绩较好,乖巧听话的孩子才能当上班长,而那些调皮捣蛋的、成绩不好的,就只能作壁上观。越是这样,越让孩子不自信,就容易衍生出大家都不爱和我玩的念头。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班干部大家轮流来当,现在很多班级也都这样。让大家都成为班级的主人,自然就能杜绝这个问题的发生。”

莫让孩子和你为功利买单

纪录片《请投我一票》中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一个小朋友的家长,为孩子成功当上班长,利用职务之便,请全班小朋友免费坐轻轨观光……事后,参加竞选的另一位小朋友面对没有这样“便利”的父母,那种失望却难以言说的表情,让人唏嘘。

文中的余倍娴,可以和纪录片中的这个孩子做个类比。父母远在外地,她自然无法享受其他孩子父母对生活和学习无微不至的照顾,她的父母也不会在竞选前和老师交涉,为她牟取当班干部的便利。所幸,她遇到了育人有方的肖老师,才没有成为“惯例”的牺牲品。

家长为什么对孩子当班干部一事这么热心?孩子当了“官”,老师会更关注他,同学们也会围着他转;而多为班级着想,却不会有这样的效果。所以,家长们的考虑,还是孩子能得到“实际”的、立竿见影的好处——这就是典型的功利主义教育。

家长不能提供“便利”,功利主义对孩子的伤害,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而对那些家长可以提供“便利”的孩子来说,家长这种行为的影响,会使孩子洁白的心灵过早蒙上尘埃,从而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兴趣的培养——这种伤害从某种意义上看还更严重,因为它是一种潜移默化。

这种伤害,还有可能作用在父母身上。试想,从小言传身教地教育孩子,有“好处”的事情就要做,没“好处”的事情则不甚热心,那么,孩子定型以后,会不会把这种处世哲学用在你身上?是不是“细思极恐”?

“为什么孩子除了要钱,从不给我打电话?”“为什么孩子越来越大,对我却越来越冷漠?”读完这篇报道,你会不会担心,将来有一天,你和你的孩子会为功利买单?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