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二宝爸的反思
几乎在我写的每一篇文章里,我总爱若有若无、有意无意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无所不能的二宝爸形象。似乎,还挺享受这种自带光环的角色扮演游戏:带娃上班两不误,情怀逗逼通文武。
开什么玩笑。
奥特曼都有电力不足的时候,带两个娃这种比打怪兽强度更大的工种,你充什么个人英雄主义?不靠一个团队你能搞得定?你又凭什么淡化其他成员的努力和功劳?
二胎家庭,就像一台随时需要拧紧螺丝的机器
直到几天前,当一场突如其来猝不及防的恶疾,张牙舞爪朝我的爸爸扑来之时,我才意识到,平日里,为了帮助我们应付两个孩子的繁重生活,身边的长辈们默默地付出了那么多,透支着他们弥足珍贵的健康我却浑然不知,甚至还理所应当面无愧色地不断索取。
我的爸爸,是我人生最大的精神支柱。我相信每个男孩心中的偶像和大英雄,都是自己的父亲。所以,当病魔露出狰狞面容缠上爸爸时,我的世界轰然崩塌,哭到不能自已。我不敢去想,却又止不住胡思乱想;我夜夜难眠,却又恨不得在苦痛浑沌中一睡不醒。
爸爸是为了我,为了我的家而累倒的。我心知肚明。
明明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光景,爸爸却执意继续在生意场打拼,只为多挣点钱,帮我缓解面对二胎的经济压力;为了让我多睡一会,爸爸和妈妈都会一大清早赶到我家帮我把女儿送到幼儿园;爸爸更会把每天的工作强度压缩到一个极致,只为了能保证每天三点下班赶去幼儿园接女儿回家。
这样连轴转高强度的付出,我却从来都是在文章中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好像只有我泡个奶粉换个尿片才叫超级奶爸,其他人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幼儿园接送娃那都不是事。
我的妈妈同样付出了很多。除了每天跟爸爸一起接送女儿外,还承担了买菜送菜的繁重任务。我说:“妈,没事,我来买菜吧。”妈妈却回应道:“你们年轻人哪里会挑,还是我来。”
明则贬我生活经验差,实际上还不是心疼?我倒也好,从此就心安理得翘着二郎腿在家,看着妈妈每天汗流浃背拎着几大袋重物送菜上门,心中自我安慰之,嗯,我不会买菜我不会买菜我不会买菜……
你看,我总爱写自己如何精通做辅食给娃,妈妈的买菜重担,我只字未提。
我还想感谢自己的岳父岳母。每个周末,我和二宝妈带着两娃浩浩荡荡杀到娘家,便如甩手掌柜般,等待着每周末不啻于春节年夜饭的圆桌大餐。岳父岳母在厨房忙成陀螺,我和娃们却在自拍美颜好似鲜花朵朵。
…………
谢天谢地,我爸爸的手术很成功,人生的下半场正等着他开启,我胸口堵得慌的大石头落了地,我们的美好未来就在前方。
就刚才,我拿着棉签棒蘸着水,给爸爸擦拭干涩的嘴唇,爸爸紧紧捏着我的手,眼神有些涣散却又透着不安:“儿子,你不要走开,让我一直看得到你。”
我心目中的那个爸爸,是当年那个讲堂上意气风发风流倜傥的大学教授,是那个下海游入生意场后如鱼得水口吐莲花的商界精英——然而,突然间,我发现爸爸真的有些老了,斑白头发爬满两鬓,对我也变得依赖起来。就像个需要连骗带哄的老小孩。
三十五年前,爸爸给我把屎喂饭,三十五年后,我开始为爸爸做同样的事情。
人生,就是这样一道轮回。
我们欠父母的,又何止一个大大的拥抱?
想和大家讲一个前不久遇到的小故事,这让我感慨万千。
我每天都会带着儿子去对面游乐场玩,故慢慢结识了数个同样携娃来玩的奶奶或外婆。时间久了,每次相遇,就成了她们倾诉我倾听的“吐槽大会”——因为拿我做参照(惭愧,我只是白天比较闲有机会带娃而已),抱怨的对象不是儿子便是女婿。
一位奶奶这么跟我说:“我每天一清早起来赶头班地铁冲到儿子家,一定要赶在他们上班前到才行;然后帮着带一天的孩子,等晚上他们下班到家,我就要被‘赶回去'了……我儿子一到家,也不问我累不累苦不苦,就光顾着抱自己的儿子去了,侬刚阿拉这种做老妈子的人作孽伐?”
这位奶奶的几句话,如电流般瞬间击中了我。
是啊,当我们回家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抱起自己的孩子,又亲又搂;可我们有多少人会想到,去给辛苦了一整天的父母们一个同样的拥抱呢?
我们欠父母的,又何止一个大大的拥抱?
生二胎,可以无悔,但定要慎之又慎
对于生二胎,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再苦再累,我心无悔。
不后悔,但愧疚,亏欠,对四位长辈——这是我以前想掩耳盗铃囫囵糊弄、而现在鼓足勇气正面直视的真心想法。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能量,我总以为自己一个大老爷们哪会被难倒累倒,我总想当然觉得自己有力气有时间有精力能大包大揽解决所有问题,把优哉游哉陪娃嬉戏的美差留给老人即可。
可我不是三头六臂,也不是美剧里的孤胆英雄。一个最普通的上班族,哪怕白天可以在家带孩子,但我依然需要一份夜班工作维持生计,无法靠一己之力覆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二胎的诞生给老人陡增烦冗辛劳的工作量,势不可免。
所以,我很想用我的经历给大家一个提醒:一个原先看似良性运转美好无比的二胎家庭,其实是何等脆弱和如履薄冰,哪怕一个零件的缺失,都耽误不起。
我不是后悔自己的选择,也不是把二胎家庭描绘成洪水猛兽,把所有家庭一棍子打死。我的现身说法,希望更多如二宝爸我这样的普通工薪阶层家庭,在二胎的抉择上慎之又慎。
我对二胎家庭的建议归纳起来,套个逼格略高的总结,就是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缺一不可。
前者很好理解,夯实你家的钱袋,只要有足够的实力,绝大部分问题都不是问题。在自身没有足够强大之前(比如财务自由),事业和陪伴似乎总是一对悖论。奔波于事业中,势必会挤压陪伴孩子的宝贵时光;反之,事业却又可能停滞不前,无法夯实足够的经济基础。我也在慢慢摸索一个适合自己的最佳平衡点。
后者必须是夫妻双方在无论价值观、育儿理念和出力程度上,都要能做到相近甚至一致。只要有一方不情不愿消极怠工,都会是未来家庭生活的极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