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小别离》——与陈旧的教育观念说“别离”(2)

幼教网 2016-09-20 09:49:0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一.“学习不好”=“这辈子完了”

  每次孩子不学习,或者成绩不好,家长都开始着急、焦虑。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担心呢?原因就是我们像朵朵妈妈一样有这样一个逻辑:你今天要是进不了前一百,你就进不了重点高中,你进不了重点高中,你就进不了重点大学,你进不了重点大学,你等于是这辈子完了。

  看看我们身边的人,我相信,你总能找到以前在校学习成绩一般,甚至是不太好的,现在这辈子没有完,相反,有很多人还过着不错的生活。那么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认识?因为这是我们把一种可能性放大或者以前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于是我们开始不断重复和强化这个逻辑,最终把“学习不好=这辈子完了”强调给自己,传递给孩子。

  这个逻辑不是一点儿没有道理,但是是不是完全成立呢?我承认学习好,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成绩好,对孩子能进入好的高中、大学有帮助,未来在一个好的学校,孩子能获得更多的视野和见识,但是这不代表,成绩不好就不能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何况,现在孩子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琴琴可以考入好大学,朵朵可以写小说,小宇可以打架子鼓……当我们一直强化这个观念,除了让我们更焦虑,也会让孩子更恐惧,因为恐惧而努力学习的孩子可能一时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当孩子无法释放这样“如果成绩不好,一辈子就完了”的压力,就会出现剧中朵朵的呐喊:我在你们眼里,就是个分数机器!

  二、父母都是为了你好,你要听我们的

  剧中佳妮怕女儿琴琴未来像自己一样普通辛苦,文洁怕女儿朵朵不像自己那么独立要强,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口口声声说“我都是为了你好,你要听我的话”,有时候就是家长过度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在孩子身上了。

  佳妮因为对自己的日子不满意,就寄托孩子日后飞黄腾达,盼望女儿出国镀金,不重视女儿自己的顾虑;文洁因为自己爸爸妈妈去世早,女儿是自己唯一有血缘的亲人,就一直希望孩子留在身边,不想让女儿过早离开自己,不考虑女儿的想法,这都是妈妈没有分清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

  很多时候我们都把自己的个人体验奉为真理,尤其是父母,觉得都是为了孩子好,觉得自己考虑得长远,其实,不是因为我们考虑得长远,是因为我们体验得有限,家长觉得就是孩子不懂,要替孩子做决定,但是中学阶段的孩子往往都有自己的判断,比如琴琴认为:是否出国不重要,就希望爸妈不要为自己的事情吵架;朵朵觉得出国也没有那么可怕,自己可以独立。当我们把自己奉为真理的观念卸下,听听孩子的想法,会发现孩子也不是没有思考,而当我们选择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想法,也更容易激发孩子独立判断和主动行动的能力,最重要的教给孩子一生都需要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