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请家长不要再为小学孩子选择“寄宿制”学校!(3)

幼教网 2016-10-14 11:16:04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小学是否就可以寄宿?

  不上寄宿制幼儿园,到了上小学是否就可以寄宿呢?

  我认为孩子在读大学前都不应该寄宿。当然,这种否定程度是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的。幼儿园和小学最不该寄宿,初中也不该,孩子到了高中阶段,寄宿制对他的负面影响会小很多,要不要寄宿,需综合各种条件来考虑,但仍然建议最好住在家里。

  我女儿圆圆上初中时就读的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当时选择这所学校,一方面是客观条件下的无奈,更主要的是我们自己作为家长对住宿存在的问题认识不清。把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抛到学校,一周才回一次家,现在想来真是后悔。它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我女儿是个可以主动化解问题的孩子,可那三年是我在教育上感觉最力不从心、自己做得最糟糕且我女儿状态最不佳的三年。

  孩子成长中会发生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如果他天天能见到父母,那么他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就可以及时被父母察觉,能和父母沟通,至少能在情感上得到及时的修复。不要指望孩子能把一个问题放一个星期,然后周末给你带回来,对一些具体的事他们往往过后就忘了。事情虽然忘了,但由事情引起的思想问题却会积攒起来,积攒得太多了,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圆圆初中三年的寄宿生活,至今仍给她留下一些负面的东西,这些负面的东西很隐蔽,很多家长可能意识不到,但我能看到,它影响很久,“排毒”需要很多年。每次聊起来那三年的生活,我都内疚万分。所幸她高中没再寄宿,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寄宿的负面影响才逐渐淡化。

  所以,遇到有家长问我是否应该为了择“重点校”而让孩子去寄宿,我总是回答,哪怕上一个条件差些的学校,一定要让孩子天天回家。为择“重点校”而去寄宿,是非常不合算的一件事,表面上暂时能获得一些东西,但从长远看,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寄宿学校也不能代替母亲。”

  不过,这个观点在当下还是不能为大多数家长接受,甚至有时也不能被孩子接受。现在,成人世界的价值取向已深刻地影响了孩子,甚至改变了儿童的天性。我见过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因故和妈妈分开几年,不在一个城市生活,到上初中时,本来有条件和妈妈一起生活,但为了上一所省级重点校,孩子再次选择寄宿。当我看着小小的他和妈妈在一起时的缠绵,以及眼神中时时流露的忧郁和紧张时,对这孩子说,还是选择一所在妈妈身边的普通学校吧,能天天见到妈妈比上重点校重要。孩子很不满意我这样说,坚定地摇摇头,不,上重点校重要!这真是令人无言。

  消除“教育不公平”?

  不仅是观念,当下政策造成的“寄宿制”问题也非常严重。

  我国从2001年开始,为消除“教育不公平”,投入巨资在农村搞“撤点并校”工程,即把一些散落在各自然村或乡镇的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合并到一些规模较大的乡镇学校中。不知此项决策是如何出台的,经过了怎样的论证。其做法上的简单粗暴,和当年罗马尼亚盖教养院的做法有一拼。

  结果是,十多年间,几百万农村儿童早早开始过上寄宿制生活,乡村学校数目锐减一半。虽然最初目的是让农村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它并未像设想的那样成功,除了家庭经济成本增加,乡村自然文化被进一步破坏,最严重的是许多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厌学、辍学情况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

  一个孩子,他住在只有十几户人家的一个村子,学校没有操场和电脑室,为了让他能获得“公平的教育”,就把他简陋的学校取缔,把他和同学们转移到很远处的另一所小学上学,一周或一个月才见父母一次。新学校为孩子提供了操场、篮球架、电脑等种种可见的硬件,却夺走了他享爱母爱和家庭生活的基本需求。这样对“公平”的追求,是不是制造了更大的不公平?

  从近年来一些乡镇读者给我的来信看,这样的合并到十年以后的今天并未完全结束,由于没有学界正式的总结,也没有政府层面的表态,很多地方仍然在进行“合并”之事。这种情况,我认为除了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懒惰,更重要原因是社会上下都没有认识到孩子和母亲相处的重要性,没认识到寄宿制是个坏制。

  孩子不是无知无觉、没有感情的土豆,可以随意集中,装筐装袋地归类存放。保障儿童和父母在一起,应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一切涉及儿童利益的社会问题都应在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下去解决。

  曾有人拿出着名的英国伊顿公学来证明寄宿制是好制。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第一,伊顿公学是一所男校,不招太小的孩子,一般学生年龄在13~18岁,已相对成熟;第二,学校的办学思想比较先进,教师素质比较高;第三,学校在录取方面有较高的条件,进入这样的学校学生本身素质就比较好,并且学校也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正是这种种条件,才成全了它的美名。但它在英国也是不可复制的,正如一顶王冠,搜罗了全国的顶级珍珠宝石做成,不具有复制性。所以它只能当一个特例来看,没有代表性。

  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反对让孩子上寄宿制学校,他认为孩子长时间和父母分离会使家庭伦常和家庭幸福遭到最根本的破坏。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弥补寄宿制生活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他说,家庭教育是自然之神设置的,完整的家庭教育才是培养智慧的途径。

  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前面的论述似乎都是围绕“教育功能”来说的。但是,生命中有许多事情本身不就是目的吗?一个孩子真正属于父母的时间只有十几年,到孩子18岁,成人了,他不仅从心理上要自立,从空间上也要和父母分开了。如果不珍惜早期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长度,其实就是错过了生命中许多最美妙的时刻。

  现在还有一种“小留学生现象”,它是“寄宿制”的变种。家长把刚上初中、甚至刚上小学的孩子送出国去学习,孩子的监护人由父母变成亲戚或朋友。固然监护人基本上都是值得信赖的人,会用心照顾孩子。但在未来,在孩子和父母共同的回忆中,到底缺失了多少东西呢?就孩子整个生命的成长来说,这样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一只母鸡不会把小鸡托付给别的母鸡照料,一头母猪也不会把任何一头小猪托付给别的母猪。动物都知道这一点,人却经常在这个问题上犯糊涂。作为现代人,在儿童养育问题上应该时时回归自然,在任何一个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刻,想想自然告诉了我们什么,答案也许就出来了。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