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边玉芳: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2)

幼教网 2016-10-17 11:50:36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曾经这样说过,他们害了你,你的爸爸和妈妈,虽然不是故意的,但是他们的确害了你。这就是我们需要讨论的一个话题。为什么家长爱孩子,但是孩子却感受不到,或者他们的感受和你的初衷有非常大的差距,甚至适得其反,我想给大家分享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我们一直在讨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实际上,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为什么这么说?大量的心理学、教育学、脑科学各方面的证据都可以证明,父母自身,包括父母的言行和教养方式、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父母调节自身情绪的能力、父母的婚姻质量等等,都会对孩子心理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比如有一个研究,把父母的教养方式分成权威型、放纵型、专制型、和忽视型四种,去考察不同的教养方式下,孩子的生活满意度、自尊水平,以及抑郁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的教养方式下,孩子这三个指标的情况差异非常显着。权威型的教养方法下,孩子的生活满意度和自尊都更高,抑郁程度更低。反之另外三种教养方法,都会导致孩子情绪和自尊方面的一些问题。

  再比如,一个发表在美国科学院的院报上的研究发现,孩子早期生活的经历,会对大脑产生永久的影响,会改变孩子的大脑体积和结构。研究把孩子分成四组,一组是正常组,一组是生活条件差的,比如吃不上饭、营养不良。还有两组是教育缺失的,分为被父母打骂的,和被父母忽视的组。

  研究结果表明,另外三个组对比正常组,孩子的大脑都有明显的改变。大脑左侧的杏仁核、左侧和右侧的海马,体积都变小了。这意味着早期经历,对孩子的损害可能是不可逆的,是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的根源,而我们的教养方式和亲子互动模式产生的是永久性的影响。

  我想起刚刚提到的“父母皆祸害”的小组里面,有一篇文章,让我非常触动。一个男孩说他的妈妈非常喜欢养植物,但总是在抱怨,别人家的植物长得很好,为什么她的就叶子上有黄斑,缺损而难看。但其实,他妈妈只有记得的时候,才会给植物天天浇水,忙起来就忘记浇水,所以总是养不好。他说自己的命运和植物简直就是一样的,妈妈忙起来,就放置他,忽视他,然后还抱怨他没有别人家孩子好。有一天,在搬家的时候,他妈妈摔碎了一盆植物,发现植物的根部长满了不知名的虫子,就说恶心死了。这个男生就说,我在想,是不是等我根部都烂掉之后,妈妈她也有相同的感觉?所以,父母抱怨孩子长得好不好时,更多应该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5+2=0的困惑

  还有很多家长会说,孩子成长的前几年,跟我相处得多。那上学了之后是不是就是学校负主要责任了呢?实际上,我们有大量的研究发现,父母教育会影响学校的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孩子的成长。孩子在学校里接受一样的教育,但是结果会不一样,因为父母自身的状况,家庭教育的状况,会中介或者调节学校教育对孩子发生的影响。

  如果家庭教育的理念与学校教育不一致,那么在学校5天教育的成果,一回到家里,就荡然无存了。比如,学校说要减负,尽量去减少布置作业,但是我们家长说不行,学校作业太少了,所以我们要加负,要布置家庭作业。比如,在学校里我们培养孩子独立,鼓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在家,父母说:你要好好学习,其他的不用管,我们帮你做。再别如,学校里鼓励孩子多尝试多展示不要怕犯错,父母的做法却是打击孩子,你怎么都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呢?这些矛盾都会导致学校教育的很多措施无法彻底落实,反过来影响教学效果。当然最可怜的是我们的孩子会无所适从。

  另外,中国这几年来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但很多家长对学校开展的活动不理解,改革遇到很大阻力。比如,很多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利的活动,家长认为会占用孩子的时间,因为孩子在外面报各种各样的班。但这些班一方面会让孩子们对学习厌倦,另一方面,还会让孩子觉得没关系,学校里的东西不听,还有其他渠道去听,这反过来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教育。

  所以,无论是从父母自身对孩子的直接影响,还是父母的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调节作用,都说明,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最重要资源。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