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男孩、富养女孩"的4个真相
“穷养男孩、富养女孩”这个观点似乎已经成为很多父母的一种共识。但对此,我却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我知道,如今一些喜欢学习和琢磨的父母,其实也发现这一观点有问题。譬如,一位静观育儿微信上的朋友曾跟我分享过一篇对“穷养男孩、富养女孩”进行反思的文章,里面大体上讲了这样一个真实故事:
我家是个男孩,践行穷养策略,尽管家中并不缺钱,但始终要求孩子过一种节约、简单朴素的生活。不会随便给孩子零花钱,孩子平日用钱,需要用自己的劳动赚取,洗碗多少钱,扫地多少钱等。
我的朋友家是个女孩,践行富养策略,从小就见过大世面,有意带女孩去各种大场合,从小就给孩子买各种高档品牌服装、礼物等。
然而,当这两个差一点要定娃娃亲的小孩相遇,问题出现了。“穷养”的男孩看不惯女孩过于奢侈、娇气;“富养”的女孩看不惯男孩子过于小气、吝啬。俩人完全无法相处。
微信上这位妈妈问:这个故事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今天的文章,我来仔细讲讲。可能下面讲到的4点,恰是你或者身边朋友们正在抱持的观点呢?
NO.1、用物质和经济指标衡量教养方式不合适
从教育的角度讲,用“穷、富”这样的物质概念来衡量本就不太妥当。因为最终决定“教育是否成功”的,是孩子心理发展的状态。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给予孩子的影响,精神层面的一定比物质层面的更加重要。
而本文开头的故事,恰恰是犯了用物质上的“穷富”去养孩子的错误。不少的父母会认为,“穷养”男孩,就是严格限制孩子用钱,好处是孩子的确学会了勤俭,但过度了就会让孩子变得太重金钱,过分严谨,甚至到缺乏生活情趣;“富养”女孩就是舍得给女儿花钱,结果导致女儿变得过于依赖物质、娇气,与人相处必定会遇到问题。
我们再反观,为什么会有“男孩应该穷养、女孩应该富养”这样的观点出现?这个观点的提出是有一定社会历史背景的。在中国经济迅速腾飞,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很多父母们亲历了从贫穷到富裕的转变过程。他们发现,穷的时候没办法满足孩子的一些需要,而富了以后,孩子的很多需要得到了满足,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负面的。
于是,人们看到了表明上的经济变化,并把孩子的变化完全归因于物质上“穷”与“富”的差别。却没有看到,在物质变化之后,父母们的教养方式,一并起了变化,从根本上忽略了孩子成长的精神需求。这种逻辑,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把属于父母的责任,推给了“物质变化“。
其实,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是在初期奠定的。孩子未来成长得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父母在成长初期给孩子打的基础好不好。这个基础不仅仅是给他的物质条件好不好,更在于给他的心理能量足不足。
过去的中国社会,大家都不富裕,可是我们的教育似乎没有出现像现在这样多的问题。而如今,我们的经济程度普遍都高了,各种问题反而纷至沓来。很多男孩养得不像男孩,女孩养得不像女孩的现象出现了。从根上说,男孩怎么样养得像个男孩,女孩怎么样养得像个女孩,这不是一个经济条件的问题,而是家长如何做的问题。
NO.2、男孩、女孩同样需要“多经历”
“男孩应该穷养”的观点认为,男孩子应该多吃苦,多经历一些坎坷和磨砺,这样他的性格就会更坚毅,更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