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顶嘴,别生气,这是引导他学会沟通的好时机
孩子顶嘴,在很多人看来是缺乏教养的行为,其实换个角度来看,孩子在顶嘴的过程,学会如何表达自己,并试图让周边的人理解或尊重他的想法。而这其实就是沟通能力。未来人才,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都需要沟通能力,不唯唯诺诺,不毫无主见,也不胡搅蛮缠,无理耍赖,看看美国人是如何引导孩子的。
有孩子的人,一定对这个场景不陌生:女儿5岁时,我曾带她去银行柜台取款,当时她在旁边等得百无聊赖,为了让我早点走,竟开始大发脾气,大吼大叫,引得旁边两位老奶奶侧目——她们一定在想,这孩子的家教这么差,都怪她爸爸。但接下来的一幕让她们颇为震惊。
我给了女儿一个失望的眼神,不慌不忙说,“抗议无效。如果你想逼我走的话,这么做还不够可怜。”听了这话,女儿果然安静了,眨巴、眨巴眼睛,从地上站了起来,小嘴撅得老高。
“你对她说了什么?”其中一位老奶奶吃惊地问我,“孩子这么快就不闹了!”我解释说,“这是我们家的辩论小游戏。让别人觉得自己可怜,是古代辩论艺术里常用的辩论方法。”我从女儿出生前就痴迷于此,那时女儿虽然小,但在教她何为“说服”的魔力上,我已下了不少功夫。
▋“表达你自己”VS“让对方听见你”
我一直认为,每个聪明的父母都该让孩子尽早掌握说服力。很多人逃避争论,认为这有失修养,但我们的文化,从来就不欢迎“拒绝”,一味保持表面认同,只会导致被动同意或者“办公室政治”,家庭里,大家都崇尚绝对权威,那么最后,孩子连看哪个电视台、买什么东西这种小事都不会和大人好好沟通。
而辩论术,也不是让孩子变得腹黑、尖锐,它只是让孩子高效思考自己的核心观点到底是什么。让孩子尽早学会辩论,能从小养成一种意识,即“表达你自己”远远不如“让对方听见你”来得有效。每当孩子和他们的小伙伴发生冲突时,我都会提醒他们,牢牢记住你的观点后再去说服别人,但更重要的是,不要只顾自己说——每次他解决完冲突,我都会多问一句,“所以你的朋友最后认同你了么?”
▋学会察言观色,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
我一直想让孩子们学会合理地说“不”,这就需要用到辩论术的三个关键词——无懈可击的逻辑、毋庸置疑的理念和让人动容的情感。其中,“逻辑”是最基本的,当孩子想要或者不想要一个东西时,他得找到说服别人的最合理的理由,而不是简单说一句“我想怎样”。
举个简单的例子,这样的小事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每天要发生无数回。
“Mary不让我玩这辆车。”
“为什么她不让呢?”
“因为她是只小猪。”
“所以,Mary不让你玩车是因为她是只小猪?”
……
这种重复,是让孩子自己梳理清楚因果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让孩子意识到:怎么可能因为不让你玩车,Mary就变成小猪了呢?逻辑上不成立,别人怎么可能答应你?
但更多时候,过于纠结逻辑也不一定奏效。辩论者给人的印象、字里行间展示出的人格魅力等,经常会起大作用。不少人认为“察言观色”太过市侩,但这是群体有效沟通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我有两个孩子,生活中免不了各种摩擦,但姐姐总能获得我更多的信任,不是我偏心,而是她在“拨弄人心”上,确实有一套。
记得他们还小的时候,有一次,打算留给其他人的一块饼干被姐弟俩其中一人吃掉了。虽然事情很小,但明令禁止后还是有人偷吃,我确实不太高兴。
我:“你们中有一个人吃了饼干。”
女儿:“我以前偷过饼干吗?”
我:“有道理。弟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