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靠积累学好的吗?
语文是一门重要学科。狭义的说,小学开始到高考,语文学习从不间断,是各个阶段的最重要的考试科目;广义的说,一个人从出生就开始咿呀学语,语言听说就是语文的第一步,以后的交流沟通、人文素养等等,甚至思考、行事,都是以语文为基础。“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以不夸张的说,语文的学习及体悟,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气质和素质。
有人说,“语文靠积累”。这是对的,但是片面的,不完全。“积累”是“学习语文”的必要条件,还不是充分条件。如果想学好语文,必须是“积累+应用”。
积累再多,放在那里不用,积累的知识也是死的,随着时间推移变成多余。只有把积累应用出来,才是学习语文的正确方法。
“积累”的过程,是大量阅读、讨论、学习,从中摘录的过程;是大量体验生活,从中感悟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
1)接触及掌握字词、语句、修辞、素材等,积累基本知识;
2)体会表达方法(写作或辩论),思路、逻辑,架构、创意,积累基本方法;
3)感悟情感、道理,提炼思想,积累基本思想;
以上这些的收集、整理、归纳、提炼,以及内化吸收的过程,归为积累。积累需要大量、广泛、深度、长期的坚持有质量的阅读,广泛接触知识、认识社会;需要“人文体验”,包括社会实践、博物馆、社会和历史的探究、走万里路见识风土人情,等等;需要“情感体验”、“思想碰撞”,包括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
语文的积累,不是有一个本,抄抄名句格言;也不是读完了一架子书,就算积累了。单纯的阅读、摘抄,只是积累的最基本的一方面而已,还停留在形式表面。真正的积累,是知识、方法、思想的积攒和养成,是人性的沉淀。
有意识地将上边积累的“知识、方法、思想情感”,不断实践,完全内化。
1)写作,功课中就是大小作文,功课外还包括日记、论文等,学习及生活中的文字输出,长期有意识地练习,锻炼基本功;
2)讨论,这是完善能力、碰撞思想的好途径,促进积累的深度与广度;
3)辩论,思维的高度提升。在以上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和价值观。
在一开始应用的过程中,可以简单的模仿,模仿风格和思路。在模仿中不断找出适合自己的风格,找出自己的表达方式,找出自己的思想主旨。然后慢慢变为自己的创作,变成自己的思想。这个过程就是语文应用的过程。多写、多说,是最好的应用。
语文不是一蹴而就能学好的,语文学习,从出生就开始,到老也不结束。语文的真谛在于根植于日常中的应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
语文,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是一种情怀。是学来的,更是感悟来的。阅读和理解、作文,考的是人的心灵认知。如果我们把它技巧化了,只当应试而学,这真是语文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