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易怒的父母和咆哮的孩子?(2)
想要在即将愤怒的时候让高级脑主宰我们的外在行为,就要想办法卸掉父母自身的情绪,这里推荐一个三连问的办法。在与孩子沟通之前,冷静的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1、我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2、我怎么做才能达到我的目的?
3、我这么做能不能达到我的目的?
这个方法,本质上是希望父母通过问自己这三个问题,从动物脑切换到高级大脑,让自己的高级大脑运转起来,从而摆脱自己情绪的困扰。
也就是说,家长通过自问三个问题来拖延时间,让自己的情绪不要反应的过快,给自己冷静的时间,学会使用自己潜在的钝感力。
如何卸掉孩子的情绪
接下来我们说说,怎么卸掉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受到被感受”,不管是对于孩子还是对于成年人,与之“共情”是很重要的。
比如自己的好朋友不顺心,她来找你倾诉,当她倾诉的时候能让她感受到你很理解她,随着你与她感同身受,对方的情绪也会有很好的调整。
这里推荐给父母一个工具:情感连接循环。情感连接循环有四部,分别是:安慰、认同、倾听、反射。
安慰:身体接触、放低视线
我们都有被安慰和安慰别人的经历,很多家长不太知道怎么安慰孩子,生活中家长安慰孩子的时候总是自己在不停的说啊说啊说啊,也不知道孩子当时能不能听进去。
其实我们在安慰别人的时候过多的语言是没必要的,重要的是身体的接触。这个时候的孩子是需要帮助的,你给孩子一个拥抱、将自己的语调变温柔,再给孩子一个温柔的眼神,这些做法都能融化他的心。安慰孩子的时候,要让自己蹲下来,放低自己的视线,平视、或者仰视孩子,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被尊重的。
认同:认同孩子感受
孩子的感受是需要你来认同的,怎么做呢?你可以把他的感受尝试着说出来,让他知道你是懂他的,认同他的,通过你的行为向孩子传达“我会在你身边一直支持你。”给孩子安全感,让他可以敞开心扉与你交流。
一定有家长会说,我怎么知道他什么感受呢?这里有一句屡试不爽的话,简直万能到爆:“我感受到你很委屈,你这样我很心疼啊。”
倾听:少说多听、沉默
当你跟孩子说出他的感受后,很多家长就会觉得我是不是还要多说几句,其实不用了,这个时候更多的是倾听孩子,而不是自己一直说啊说啊说啊……家长通过认同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敞开心扉,对于孩子来说这个时候自己开始有一些倾诉的需求,他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跟你说,这说明他已经当你是自己的好朋友,愿意与你分享自己的忧伤。
反射:重复孩子的话
倾听完孩子的委屈后,我们不要马上跟孩子讲道理,要将自己听到的内容反射给孩子,也就是将我们听到孩子讲述的事情,再重复一遍说给孩子听。让孩子知道,你是在认真听他的诉说,增强你在他内心的信任感。
当孩子情绪平复后,当你已经得到孩子的认同后,你再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道理慢慢讲给孩子听,将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这可以让他受益终身。其实这个方法不只适用于家长和孩子之间,当伴侣或者朋友遇到问题,情绪变得不好时,也要可以通过安慰、认同、倾听、反射的方式来帮助对方、安抚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