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如何改掉孩子拿粗心当借口的毛病?

幼教网 2016-12-29 12:03:05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粗心”是什么?当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会而不对、会而不准、会而不全”,做错了、做偏了、做漏了、不规范,等等等等,被扣分,老师和家长就会一言以蔽之,痛说,你怎么这么“粗心”。学生自己也捶胸顿足,我本来都会,怎么又“粗心”了。

  “粗心”就这样,成了一个沉重的壳,每个孩子都背负着它,甩也甩不掉。每个孩子又把它做挡箭牌,考不好的时候,自我安慰一下:“我又粗心了,不然就…”挡箭牌掩盖了真实的问题,沉重的壳也让孩子们背负不动。而“粗心”呢,实在也是替它的远亲近邻背负了若干的锅。

  我们不要拿“粗心”做借口,掩盖了背后的真实原因。重复的提醒小心、认真、仔细,别马虎、别大意、别粗心,对孩子来说没有任何用处,因为他并不知道怎么去做到小心认真仔细。

  现在我们通过现象到来分析原因,再给出解决方案,并推荐给家长日常训练的方法,今天我们换个角度看待粗心,更好的改善它。

  对于粗心,我们这样理解它:

  1、粗心是结果,不是原因。不是因为“粗心”做错,而是有其它原因导致“粗心”

  2、“粗心”的本质,是态度、是能力、是习惯,甚至是人格特点

  3、“粗心”,经过系统训练,可大幅度改善,当然很难趋于零

  孩子在作业和考试中的粗心

  从现象分:马虎、大意、疏忽、丢三落四

  1、读题阶段:看错读错(比如凸透镜读成凹透镜,千克看成克),读偏(理解不准),读漏题(比如最少两种方法的两种没看见,取g=10没注意,甚至一小问没看见)。

  2、解答阶段:抄错写错(乘号抄成加号,漏写负号,小数点),计算错,不全面(两问答一问),不规范(辅助线、做图分析,物理不写单位),不准确(问东答西)。

  从产生原因分:不上心、不用心、不细心、不认真,不能行

  1、方法习惯型:读题跳跃,先解后读,手快大于心快;计算口算,跳步计算;不做草稿。

  2、态度忽视型:陈题轻敌;小作业不重视;松懈状态;差不多心理;侥幸心理。

  3、考场因素型:心理紧张;考场状态敏感(外界干扰);临场状态。

  4、学习能力型:不熟练、掌握不透彻(似是而非),关键点不敏感,综合能力(读题时信息提取、理解)。

  5、注意力型:精细能力差(很难发现细微差别);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一心多用);专注能力弱。

  改善流程:记录→归因→对策→训练

  1、记录现象:发现“粗心”现象,回忆当时真实场景,按照“什么情况下,发生了什么现象”,记录“粗心”发生时的真实场景,以及当时的心理状态。

  2、分类归因:过一段时间,对记录的现象,分析“为什么发生”,原因直追到细枝末节。有可能多种不同现象,最后归为同一原因;也可能一种现象,不同的发生情况下有各自的原因。比如说就简单的计算错误,是跳步、还是移项、还是看错了符号、还是抄漏了数字,跳步属于思维习惯不好,移项错误属于技能敏感性不强,看错符号属于精细能力弱、抄漏数字属于当时当时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3、找出对策:针对一种原因,思考“怎么办”就能克服。比如说就计算的跳步和移项,别以为重视就行,其实是你思维定势,不良习惯根深蒂固,只能老老实实一步一步笔算,像二年级小朋友一样回炉计算,直到你思维定势改变。将这些小点,写在便利贴上,贴在醒目的地方。

  4、重点训练:在一定时间内,让醒目的便利贴在眼前频闪,唤醒大脑注意,直到大脑自觉意识。就像走路见了红灯,下意识停下脚步一样。严格按照便利贴的提示执行,坚持“这样做”尽管有可能暂时降低效率,但是一旦改善,今后的收益回报可是大大的。

  作业或考试中的常见粗心训练:

  1、小低年级精细化训练,注意力训练(可通过日常生活、注意力专项训练),含注意力分配。

  2、阅读训练(特别是各科目读题),指读、默读、划重点,关键词敏感性训练。

  3、意识上重视,重视,再重视。就像红灯、斑马线,在大脑里形成肌肉记忆,下意识重视。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