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开展科技教育(2)
个别探索活动 分组探索活动 整合性探索活动
正规、非正规、偶发性
4、科技教育实践策略
(1)策略一:加强环境创设,形成科技氛围
所谓环境创设既包括硬环境的规划同时也包括软环境的建设,只有软硬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才能切实推进我园的科技教育。
A、设计硬件发展规划,改善园内教育环境
为了更好的支持促进我园科技教育的发展,园领导在三年规划中提出了标准性的建设工作,创设了相应的科技环境,促进孩子科技素养的培养。充分利用现有办园条件和设备来实施“科学启蒙教育”,讲究使用效率,设计好我园的内外硬件的发展规划,进行整体设计,分布实施的方案来改善幼儿园的教育环境。
* 室内为幼儿创设了陶吧室、探索室、非正式计算活动室、游戏室等专用活动室,室外有戏水池、种植园地、饲养角等,为幼儿的探索活动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证。
* 幼儿园楼面的环境创设体现科学性、启蒙性、探索性、互动性,(例如:人类的发明创造、我们的探索等、科学小问号)在师生、生生、亲子间的互动中鼓励幼儿遇事好奇、爱问从而培养幼儿爱探索、乐研究的学习态度,这也是与我园的科技教育理念相吻合的。、
* 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提供便利,开设了电脑房,为每位老师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创设了条件,我园的电脑使用,操作运用能力已位于区姐妹幼儿园的前列,为建构开放式的学前教育体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
B、强化软件建设,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 加强理论学习,树立科技教育新理念
通过对《科技活动指导纲要》及其他科技教育的理论学习,使教师对科技教育的培养目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拓宽了老师对科技教育的思路,从而使老师关注生活中的科技,挖掘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科技内容,增强了老师对科技教育的敏锐性。
* 园内自培与专家指导相结合,加强老师的自身科技素质
我们老师深深知道只有科技教育的理论知识使远远不够的,在近两年中,我们除了指派专门教师外出学习以外还采用了聘请专家来园实际指导的科研模式。
走出幼儿园:参加科研所的《纲要》培训班、参加上海全国科技成果研讨会、到哈尔滨参加全国幼儿科技方案指导培训、参加科技活动指导模式的指导
聘请专家:2005、8月邀请张才龙、吴锦标来我园进行科技教育指导
2005年11月邀请阎岩来园进行课题指导
(2)策略二:切合实际,加强对幼儿的差异性教育
A、 年龄差异:幼儿总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感受、去体验、去作用外在的环境。同样的事物对不同的幼儿来说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同样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兴趣指向各异,因此各年龄班都有独具自己特色的科技环境内容。老师们充分挖掘每个活动的环境内涵,创设本班的科技环境,让幼儿在操作中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不同的年龄班有不同的科技教育内容,(身边的科学技术、人类的发明创造等)其中体现了循序渐进的目标体系和指导方法。
B、 能力差异:各班的科学区域又为不同幼儿提供了不同的材料,鼓励幼儿在与环境选择有一定难度的 >> 活动,并在活动中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如:幼儿在玩“沉与浮”的游戏中,老师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材料,能力较弱的孩子拿着多种性质的材料在水中玩,老师不告诉他们哪些材料是沉的,哪些材料是浮的,而是让孩子自己去实验,找到答案;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孩子,老师除提供沉浮材料外还提供纸和笔,引导他们边做实验边做系列记录;而能力更强的幼儿不光是做沉浮实验、系列记录,而且要尝试让沉的材料浮起来,浮的材料沉下去,并且由沉浮实验联想到生活中运用到沉浮的科学技术,并能将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伴听或就一个观察到的问题在幼儿之间进行讨论。不同的幼儿在不同的材料中,以及不同的成功体验中,自信心得到了加强,科技意识得到增强。
(3) 策略三:观察聆听支持,引领幼儿走进奇妙的科学世界
★ 重视幼儿的生成热点,鼓励他们尝试
在生活中,幼儿对许多事物的好奇心是稍纵即逝的,在他们的摆弄操作中也许发现了问题,但由于没有承认的鼓励与指导性的语言帮助,就有可能中止其活动,所以老师要关注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