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组织结构游戏的四环节(2)

幼教网 2017-09-21 18:27:1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1、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投放、变更和调整结构游戏材料,科学地指导幼儿使用和操作。如:为小班幼儿提供体积较大、形状单一、色彩鲜艳的玩具材料;到中班时,随着幼儿游戏能力的增强,可以将体积较大的积木更换下来,同时增加一些木板儿、废旧瓶罐、玩具小动物、小木偶等辅助材料。

  在材料的提供上,还应注意幼儿的能力差异。以能力强的幼儿,可引导他们用辅助材料建构,对能力弱的幼儿可提供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的材料。

  2、教师应深入探究已有材料的玩法,使物尽其用。仅仅为幼儿提供配置材料,并不能保证良好的活动效果,要使这些玩具材料切实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在于教师。正如一位研究游戏的专家苏塔玛指出的:“游戏材料只是游戏的一个必要条件,在没有与游戏有关的直接和间接指导的情况下,游戏材料本身不会有教育意义和可解释性。”

  对幼儿园购置的现有材料,教师应进一步分析其特点,深入探索更多更新的玩法。明确某种玩具在培养促进幼儿哪些方面的能力上作用更明显,每一种玩具材料可以有哪些玩法,哪些是常规玩法,哪些是扩展玩法。如:雪花片可以用来插接出各种立体形象,又可用来拼摆小路地板等平面造型;拼字积木可以用来拼字、搭房子,又可用来作米诺牌;又如冰糕棍可以用来数数、玩撒棍、拔棍,又可用来拼摆图形或用作辅助材料。这样一来,一种玩具有了多种,实现了一物多用、一物多玩。

  此外,    教师在探索各类玩具材料的特点、玩法时,还要注意向幼儿学习。幼儿因其年龄特点,对周围事物往往有着独特的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在使用玩具材料时有些孩子尽管经验缺乏,但没有框框,往往不受原有正规玩法的限制,有受定势影响,能够独辟蹊径。教师可从幼儿那里得到启发,从而丰富对材料特点与功能的认识,探索多样化的玩法,更好地指导幼儿开展游戏。应当认识到,幼儿既是我们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和学习的对象。

  3、教师应指导幼儿自制玩具材料,满足游戏发展的需要。教师不能被动地局限于购置材料,因为购置的材料往往满足不了幼儿游戏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就指导幼儿充分利用自然物、无毒无害废旧物品些游戏半成品和一物多用的成品,让幼儿在游戏中能独立构思,创造性的运用。如用高梁桔芯做成小椅子、小床,用废纸盒糊成纸盒积木等。还可提供给幼儿橡皮盘、木片、蛤蜊皮、胶泥、线轴、蛋壳等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需要的游戏材料。既满足了游戏的需要,又发展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游戏条件,也就为组织好结构游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就可以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地指导开展游戏了。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