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谈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

幼教网 2017-09-22 16:50:37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幼儿绘画教育论文《谈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儿童画以它特殊的阶段性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儿童绘画作品的展示活动、幼儿绘画大赛特别多,美术教师、家长乐此不疲地让孩子参加进去,最终有的满载而归、有的信心大失、更有的嘶声高呼:“重在参与!重在参与!”纵观十年来的儿童绘画大赛,虽说益处不少却也显现了不少弊病,如:1、幼儿园作品和小学生作品划分一类,不注重年龄特点。2、盲目地追赶流行。2000年前以“技巧纯熟、形象准确”为标准;2000~2003年则以“创新、构思奇特”为标准;现在则首推“原生态的拙稚画”。那么,如何更为客观、公正地评价幼儿绘画作品呢?

  一、首先我们要认识幼儿绘画作品。

  幼儿绘画作品是人生命中一个阶段的产物。它属于美术的范畴,但绝不是美术中的一种,也不是美术中的一个流派,因此它具有美术作品表达思想的功能性、欣赏性,更有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对儿童有很大的感染力,儿童在绘画中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既是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反映,又是对事物审美感受和评价的主观反映。

  (一)绘画是幼儿的一种游戏(活动方式)。

  孩子画画应该是不受强制的自由活动,一般情况下,自己想表现什么就画什么,他们对自己的画感到赏心悦目;画画是静态游戏,不需要伙伴和对手,孩子热衷于在家里画画,特别是在外面下雨或大动作游戏疲倦之后需要安静地活动时,更适宜玩画画这种游戏。画画与其他游戏一样,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从中得到安慰和满足,从幼儿的绘画作品中还可以看到孩子孜孜不倦地用绘画表达自己对外界的认识、生活经验、情感、兴趣和愿望,还记录并反映孩子的成长。

  (二)绘画作品是幼儿想象力得到表现的方式之一。

  幼儿绘画作品多数都体现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想象力。孩子画中想象的人总是给人一种温馨、和谐、欢快、新奇的感觉,令人从内心发出赞叹。当然,绘画作品中的想象特点并不是孩子们自觉地表现出来的,更不是有意识地夸张描绘的,那是儿童的心灵活动在儿童画中的自然流露。如图陈泽康所画的是《爱学习》,他选择做数学题这个内容来表现爱学习的方式,画面主要内容是几个小朋友张手臂邀请大家来做数学题,用铅笔向上叠成了一幢知识的大楼,连小兔子都忍不住走进铅笔房子里来做数学。呆板的话题被陈泽康用有趣、新颖的绘画内容、方式表现得生动活泼了。

  (三)绘画作品是幼儿美术技能和审美情感的综合反映。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是美术教育的价值所在。很多人证实一件绘画作品,既能表现幼儿天真的心灵,又能反映他们不同的个性,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有的幼儿大胆、主动,热情而敏感,有的则呆板、懦弱、缺乏独立性,有经验的美术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作品去影响孩子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在美术活动中,技能技巧也不可缺少,它是幼儿让自己情感、意志和观念托付于材料,使材料转变为表达情感的媒介,没有它,这种转变就不可能发生,这就如语言一样,人不可能不用语言或运用自己不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幼93家93儿童

  (四)幼儿绘画作品明显地表现年龄特点。

  二、通过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认识,评价显然不再是一个简单、轻松的话题。

  评价应体现年龄特点,尊重儿童的心理特征。不以“是否符合具体真实的形象”为标准来评价幼儿绘画作品.儿童由于自身知识、经验不足,认识水平不高,他们描绘的事物往往与客观现实不相符。人体的比例不协调,头大身体小,动态不平衡;人物的视点永远只有倒、正、侧三个面;所绘物体不合逻辑,如狮子和老鼠大小差不多;没有远近关系,远处的人和近处的人画得一样大;人可以自由地到达任何地方。因此成人“热心地”为儿童寻找画中的“错误”,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深入浅出地解释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直到儿童的画符合自己的意愿。那么,原生态的拙稚画(没有较好美术技巧、无法反映客观景象的作品)就应该推崇吗?不是。幼儿作品中的“拙”是在无意中产生的,是因为儿童的生理、心理还没有发育成熟时无意识的行为,或者受自身技能的限制,还不能如实再现客观事物的缘故。并非是其有意追求的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拙”的味道也将慢慢消失,而艺术家的“拙”是历经数十年的追求和艰苦练习才达到的境界,是大巧若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以“拙”来欣赏儿童画,其实不得要领,就算你给孩子评个“金奖”,可能连他自己都觉得莫名奇妙.我们在评价绘画作品时不应以是否符合客观现实和客观规律为评价标准。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