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结构游戏的各阶段的教育目标
	  幼教网整理了幼儿园工作计划总结《幼儿园结构游戏的各阶段的教育目标》,希望对幼儿教育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小班:
	
	  1、萌发幼儿对结构的兴趣。
	
	  2、引导幼儿认识结构材料,感知材料特征,初步掌握材料的操作方法。
	
	  3、指导幼儿学习用铺平、延长、围合、垒高、、拼插等技能,搭建物体简单造型。
	
	  4、在建构中培养感知能力,如大小、颜色、形状、长短等。
	
	  5、要经常有意识的让幼儿说出自己结构的物体名称。
	
	  6、引导幼儿明确建构的目的性,发展想象力,锻炼小手肌肉动作,培养手眼协调能力。
	
	  7、让幼儿学习与同伴使用建构材料。
	
	  8、建立结构游戏的简单规则。
	
	  中班:
	
	  1、教师应设法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在建构中继续指导学习各种建构技能如:延长、拼合、搭高、镶嵌等表现物体的特征和某些细节。
	
	  3、引导幼儿有目的地选材,学会设计某一主题方案。
	
	  4、学会看平面结构图,按图纸进行建构。
	
	  5、组织小型的集体结构活动3-4人,教会讨论分工,友好合作。
	
	  6、培养幼儿互帮互让玩家,爱惜材料等良好行为习惯和不怕困难、耐心。细致等品质。
	
	  7、引导幼儿大胆介绍作品,鼓励幼儿独立主动发表意见,学会欣赏和评价自己和同伴作品,分享成功的体验。
	
	  大班:
	
	  1、引导幼儿多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分析结构特征,让幼儿学会观察物体的细节和特征,体验造型美。
	
	  2、学习运用排列、围合、垒高、连接、镶嵌等技能,搭建较复杂的建构主题。
	
	  3、进一步培养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空间知觉能力。培养幼儿认真、有始有终。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等良好品质。
	
	  4、培养合作意识。共同协商确定主题,学会分工协作。
	
	  5、培养幼儿材料的整理。学会有条理地归类收拾整理材料的良好习惯。
	
	  6、懂得介绍和评价自己和同伴的建构作品。
	
	  结构游戏指导中存在三大错误的做法:
	
	  1、过于关注建构作品的逼真或造型的美观,从而导致幼儿在结构游戏中"创造性"的缺失。
	
	  2、片面要求幼儿必须完成教师提出的建构任务或者只能使用教师提供的建构材料,从而导致幼儿结构游戏中"自主性"的缺失。
	
	  3、认为结构游戏纯粹是幼儿自己玩的,只要提供材料,只要幼儿不争吵就行,从而导致幼儿园结构游戏"教育性"的缺失。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