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布贴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幼儿艺术类论文《浅谈布贴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布贴画原名宫廷补绣,俗称布贴画,又叫布堆画,布贴花,布摞花,还叫拨花。即将不同质地、不同色泽、不同花纹的布角料运用不同的剪裁法,变废为宝,创造生活中的美。
布贴画近日也走进了我们幼儿园,我认为布贴画在幼儿教育中起着其他制作材料所不可取代的特殊作用,简单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美德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从厉行节约的晏婴到一钱太守刘宠,从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孙中山都为我们留下了一份份忧苦万民、勤劳天下的珍贵遗产。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把勤俭节约的美德当作过时的观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现以辅张浪费为荣,艰苦朴素为耻的歪理,浪费的现象在我们的幼儿园里也屡见不鲜。例如:水龙头中的长流水、教室里人去灯不熄、食堂里每顿倒掉的剩菜剩饭。勤俭节约是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从小养成。布贴画的制作材料恰好就是生活中我们弃之不用的布角料,孩子在收集布角料的过程中,还没有什么感受,而一旦我们将这些不同质地、不同色泽、不同花纹的布角料制作成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时,孩子们就会感到很神奇,而一旦这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出自孩子们自己的双手时,孩子们更会感到这些布角料的神奇。变废为宝是布贴画的特色,而收集整理布贴画的制作材料本身就是对幼儿勤俭节约好习惯的培养。
二、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变得更聪明
人们常说“心灵手巧”,这说明大脑与手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科学研究证明,手的活动与精细的动作可以刺激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同时活动中枢又能调节手指的活动,神经中枢和手指交互地互相作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及其功能的完美。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儿童的智慧在它的手指上”。心理学家也一致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这说明动作的发展多么重要,在人的智能结构中,动手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而又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幼儿的许多知识技能都是在操作活动中学会的,其思维也是在操作活动中逐渐发展的,布贴画的制作不仅要求幼儿先在纸上绘出美丽的图案,而且要求孩子们运用剪刀,将布块剪成合适的图形,然后用双面胶或胶水加以粘贴,其操作过程较难掌握,这就要求孩子细心认真,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幼儿做事认真细心的好习惯,使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
三、提高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
幼儿对色彩的认识和发现,一是来自对生活的直接观察,如:红苹果、红萝卜、蓝天白云,凡是见过的用过的都会形成色彩印象,这种色彩印象是最牢固的,最深刻的,也是最接近真实的。二是通过临摹、观看美术作品而获得的间接的色彩印象。如:原野山川、晨晖晚霞、春光秋艳、霓虹夜色、奇禽猛兽等复杂的色彩变化,多是通过图片资料、影视图像等感受渠道,慢慢形成了色彩的记忆,成为涂鸦的依据。三是儿童的涂绘进入画境兴致时,教师和家长给以必要的传授、指点和指示,这样久而久之也会在儿童心理上强化感知力,积淀比较丰富的色彩知识。
布贴画的制作过程要求孩子在进行构图布局时,不但进行基本的色彩搭配,而且要对布料的质地、花纹、色泽进行比较、参考,最后进行合理的搭配。从而不但使幼儿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而且提高了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搭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