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体

幼教网 2017-10-11 20:31:39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幼儿环境创设论文《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体》,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内容摘要:环境是幼儿进行生活学习的重要教育资源,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要充分重视幼儿的主体作用,环境创设的标准以幼儿为主,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来创设环境。教师要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切勿让幼儿成为被动的观望者、欣赏者。不但如此,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还要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才能够让幼儿与环境发生充分的作用,切勿让环境陈设成为幼儿活动的绊脚石,要充分考虑环境创设中空间和时间因素对幼儿活动兴趣的影响。

  关键词:环境创设幼儿主体游戏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重要的生活、学习环境,幼儿是在环境中学习,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获得发展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对于环境的作用,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教育上的环境,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大家都知道,儿童爱模仿。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毫无疑义,儿童从四周的环境中可以得到教育,因此,我们需要布置环境以充实儿童的生活环境,丰富儿童的学习资料。”〔1〕那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如何运用“环境”这把钥匙更好地去开启幼儿教育这扇大门呢?笔者认为,摈弃其他一切不谈,最重要的是要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一、环境创设的标准以幼儿为主

  许多幼儿园也重视环境的创设和教育作用,经常开展环境创设的考核活动,活动中教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一双双灵巧的手制作出了美丽精细的环境陈设。开学之初某幼儿园的教师在活动室内布置环境,画的画、剪的剪、贴的贴……孩子们在生活老师的看护下有的在看图书、有的坐在小椅子上东张西望、还有的跑到了老师身边看老师做东西。宁宁看着老师手中的美人鱼说:“我觉得美人鱼戴上金色的头发更好看。”老师头也不抬地说:“你懂什么?黑色的头发配上五颜六色的鱼鳞才好看。”听了这话宁宁不吭声了,过了一会儿,老师开始往美人鱼身上贴鱼鳞了,那是一些涂了五颜六色的贝壳,宁宁看了很喜欢,想去摸摸贝壳,伸出的小手还没碰到贝壳就被老师拦了回去:“哎,这可不能碰,颜色碰掉了就不好看了”。说完这话她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着其他孩子说:“这些美人鱼贴到墙上以后大家能不能用手去摸?”孩子们听懂了老师反问句里的否定意义,都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能”,听到回答,老师满意地笑了。宁宁失望地看了看老师,掉头走开了。经过老师们的精心制作,美轮美奂的美人鱼诞生了,因为害怕孩子们触摸破坏美人鱼的美丽,老师们决定把美人鱼贴在墙的上方—孩子们碰不到的地方,这样美人鱼就可以长时间保持美丽了。刚开始的几天孩子们还挺新鲜,经常抬起头看墙上方的美人鱼,可是没过几天,可能是因为仰着脖子看东西太累了,很少有孩子再去看美人鱼了,大家都忽视了美人鱼的存在。老师觉得很委屈:现在的孩子真难伺候,费这么大劲做出这么美丽的东西,居然没人欣赏。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看出:老师们因为忙于布置环境,将幼儿的活动放于次要位置。环境创设的过程及标准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成人化倾向,环境布置的标准由教师制定。当幼儿就美人鱼的头发提出异议时,老师想都没想就给否决了,这无疑让孩子感到很沮丧。幼儿的创造力得不到重视和认可,幼儿的参与热情得不到积极的回应。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采取了“一言堂”的形式,什么事教师说了算,儿童只是一个被动的观赏者、旁观者。幼儿不但不可以随意玩耍触摸环境陈设,而且还要远离美丽的环境陈设。那么试问,这些美丽的适合于成人眼光的环境对儿童发展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呢?难道仅仅是为了让幼儿每天到园看上几眼,记住这些美丽的东西是××老师做的,××老师的手有多巧?显然这些不是我们创设环境的初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艺术教育中要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环境是幼儿学习的重要物质条件,幼儿园环境是属于孩子们的,因此在环境创设中必须充分尊重幼儿的意见和建议,不妨蹲下身子听听幼儿的喜好,不要越俎代庖,以自己的审美眼光和兴趣来决定幼儿的欣赏范围,从而于无形中扼杀了幼儿的创作激情和能力。只有让幼儿发挥环境创设的主动性,才能调动幼儿从环境中学习的积极性。否则再美的环境陈设也只是脱离儿童实际生活的摆设,幼儿从中得不到任何的乐趣和学习经验。那么如何定位以儿童为主体的环境创设呢?从幼儿的生理和学习特点来看,幼儿喜欢新奇的、变化的东西,因而环境创设要富于变化和新意;从幼儿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充分调动幼儿的创作激情创设出符合幼儿兴趣的环境;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要注意听取幼儿的想法,切忌实行“格式化”“一言堂”,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意志、想法通过自己的双手付诸于实际作品中。另外还有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一点那就是:幼儿的身高局限了他们的视域,因而环境创设中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视线。上面案例中教师把美人鱼贴到高处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高处不胜寒”,再美的环境陈设如果不被幼儿欣赏分享,那只能算是一堆废物。综上所述,教师在酝酿环境创设的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把幼儿看成环境的主人,那么我们的环境创设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

  二、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但我们遗憾地看到,在许多环境创设中教师是独裁者,幼儿只是一旁的观望者和欣赏者。教师拒绝幼儿的参与热情,试想如果幼儿的参与和创作热情经常被扼杀,那么我们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死气沉沉、毫无主见、动手动脑能力的逐渐丧失……不是危言耸听,对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孩子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如何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呢?陈鹤琴先生指出“室内布置应以儿童成绩为主,儿童画的图画,剪的剪贴,做的纸工、泥工、木工和其他手工,都应该陈列出来,这样可以鼓励儿童”。〔2〕“陈列出来作业,不一定是一班中最好的,应该将儿童成绩分别布置出来,使儿童可以得到自我比赛的机会。”〔3〕在陈鹤琴看来,用儿童的成绩来布置环境,不仅丰富了环境内容,还可以激励儿童相互学习和竞争。

  今年上半年我班准备创设和春天有关的主题墙,主题的活动内容有故事《春雨的秘密》、《牵牛花和泥巴墙》、手工、绘画等。创设环境前我们组织幼儿进行了一个讨论活动,讨论中幼儿得知老师准备和大家一起创作主题墙,现在征求他们的意见,主题墙上应该布置些什么东西?怎么布置?讨论中幼儿积极动脑、踊跃发言,提出了不少的想法和建议。教师一一给予了肯定,尽管其中有些想法建议不太合理,但我们没有加以否定,因为那样做的话会在无形中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创作积极性,我们决定在实际操作中让幼儿自己认识问题,从而加深印象。首先根据大家的建议把故事《春雨的秘密》、《牵牛花和泥巴墙》的内容搬到主题墙上,孩子们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有的用彩笔画起了小雨点,有的用橡皮泥捏起了小雨点,还有的用剪刀剪出了各种各样的小雨点。手工折花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经过他们的创作和发挥,牵牛花有了各种颜色和形状,就连篱笆墙也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在老师的协助下,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作品贴到了墙上,转眼间一面色彩斑斓的主题墙就呈现在了我们眼前,孩子们满足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到自豪感和成就感。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灵感,我又询问孩子们还有哪些东西可以贴到春天的主题墙上,孩子们有的用皱纹纸做了一朵桃花贴到墙上,有的用纸折了一只小鸟送到主题墙上的大树上,还有的在主题墙上画了几只小蝌蚪、几只蝴蝶、几只蜜蜂……就这样一面主题墙被大家布置得满满的。

  一面主题墙如果单靠老师一个人来实施,不但工作量大,时间消耗长,而且因为老师忙于布置主题墙,不会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孩子们能做的就是盲目等待与观望,从而形成了幼儿活动时间的隐形浪费。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环境创设,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动脑动手能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显然聪明的老师都知道选择哪种做法。通过师幼合作、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这种方式,幼儿不仅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性,而且是在进行实际的学习和操作,这样环境创设就不仅仅是一个目标,而是幼儿的学习机会和锻炼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必组织专门的教学活动就可以使幼儿得到某些方面能力的发展。

  三、充分利用环境,推动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要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才能够让幼儿与环境发生充分的作用

  教师在环境创设中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尊重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和需要,积极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这样是不是就挖掘了环境的教育作用呢?其实不然,我们要把静止不动的环境陈设变成幼儿的学习伙伴,形成环境和幼儿间的互动,这才完全挖掘了环境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家园互动活动中,几个巧手妈妈编织了一些小毛衣、毛裤、帽子、鞋子……,老师把这些编织物挂在了活动室显眼的地方。按照预定的活动目标,老师猜想幼儿看到这些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