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宝宝添加辅食?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幼儿预防急救《怎样给宝宝添加辅食?》,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4~6个月】
特点:宝宝将食物自动吐出来的挤压条件反射消失,开始有意识地张开嘴巴接受食物。此时,他能更好地控制舌头,使食物在口中移动,还可以通过上下颌的张合进行咀嚼运动,而且消化系统发育也较成熟,能消化泥糊状食物。
可吃的食物:米粉、蔬菜糊、水果糊等。
添加原则与方法:此阶段的任务是让孩子逐渐熟悉各种食物味道和感觉,适应从流质向泥糊状食物的过渡,并不在乎他能吃多少。奶和奶制品仍然是其主食。每日饮奶量约为600~800毫升,不要超过1000毫升。
头一两次添加可从少量(约5克)开始,若消化吸收得好,再慢慢增加到10克,每天添加2次。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观察3~7天,没有过敏反应再添加第二种。出现过敏反应,或大便中把新添加食物的原物排出来了,则立即停止添加新食物,一周后再试着重新添加。注意,先添加单一的食物,两种食物都没有反应,再将两种混合起来。用小勺喂食,在小勺前面舀上少许食物,放在舌尖部位,不要进入过深或用勺压舌头,这样引起的不适会让孩子反感,不利于下次喂食。
【7~9个月】
特点:舌体可以上下运动,舌体和上腭可以碾碎碎末状食物,此时是开始长牙和练习舌碾的时期。
可以吃的食物:米粉、稠粥、烂面条、菜泥、果泥、蛋黄泥、动物血、豆腐、鱼或肉末等。
添加原则与方法:此阶段的任务仍是熟悉食物的新味道和感觉。逐渐改变食物的质感和颗粒大小,从泥糊状向半固体食物或固体食物过渡。每日添加3次辅食,每日饮奶量约为600~800毫升。改变食物质感时,要观察宝宝的大便:腹泻了,则停止添加新质感的食物;便中有未消化物,则降低摄入量或将食物做得更细小;不要喂得过饱,否则宝宝会自动减少奶量的摄入。
【10~12个月】
特点:宝宝会用牙床咀嚼食物,此时练习咀嚼尤为重要。
可以吃的食物:切得很碎的食物,以及宝宝能用手抓的食物,如软米饭、馄饨、包子、碎菜、水果、豆腐、鱼或肉末等。
添加原则和方法:换奶晚期,饮食规律向3餐1点2顿奶转变。此时不仅要满足他的营养需求,还要锻炼其咀嚼能力,以促进咀嚼肌的发育、牙齿的萌出、胃肠道功能等的提高。所以要适当增加食物的硬度,但不能太硬,因为磨牙还没有长出,食物过硬不易咀嚼烂,易发生危险。此外,这时期的宝宝还热衷于把东西往嘴里送,所以家长可提供些能抓着吃的食物(煮熟的胡萝卜条、香蕉块),让他自己练习吃东西。
喂养中常见的误区
果汁代替水果:果汁喂起来方便,但不能代替水果。因为新鲜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孩子在吃时,还能锻炼咀嚼肌及牙齿的功能,刺激唾液分泌,促进食欲。4个月起,可每天喂水果泥25-50克。添加果汁时先加葡萄汁、苹果汁、桃汁、梨汁。因为橘汁、芒果汁、猕猴桃汁易引起过敏,6个月前最好不要加。
葡萄糖代替白糖:葡萄糖属于单糖,不必经过消化可直接为人体所利用,所以时间长了会造成消化酶分泌功能低下,双糖酶等失去作用,影响日后正常进餐。建议辅食中尽量不加糖,要加就加白糖。
谷类代替奶:谷类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奶类仍然是婴儿期的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