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2018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东西南北》教案设计(2)

幼教网 2017-12-05 18:32:57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1.能介绍一下你前后左右的同学吗?

  2.大家一起学习,让我们再一起做个游戏: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三、练习:翻牌认字四、感受体验、突显个性

  方法:学生拿出生字卡片,同桌合作学习。一人读字,一人找字,看谁找得准,收获多。全部认识,奖励同桌两朵小红花;认识大部分字,奖励同桌一朵小红花。

  四、写字

  你认为哪个字难写,需要老师帮忙?

  1.同学说一说字的笔顺笔画。(注意“女”字的最后一笔是横)书空。

  2.练习写字。

  左:横在上半格中间靠下一点,撇竖虚线右边一点起笔,往左到左下格中间出撇尖,短横在撇下横虚线下起笔比第一笔横稍短一些收笔,竖从横下边中间位置起笔到下半格中间收笔,最后一笔横从撇下起笔比第一笔横长一些处收笔。

  右:第一笔长横上半格下边起笔,撇和左的撇位置相同,口写在和左的工相同的位置上。

  男:上边的田写在上半格横虚线上边,力写在下半格横虚线下,横折钩的横稍宽一些,撇从竖虚线起笔,田的竖和力的撇是两笔。

  女:学习笔画撇点。学写女字,一笔撇点,二笔撇,三笔衡。起笔竖虚线上半格中间往左过横虚线开始点往右下斜,到右下格中间收笔,最后写横,从横虚线起笔横虚线上一点收笔,把撇露出头来。注意女的笔顺。)

  五、小结

  中国的文字这么有趣,我们一定要把它学好。

  回家后,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向父母介绍一下,你家的房子或者你的房间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让学生把所学的有关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变成为智慧,体现了知识链的理念。)

  其次,在教学时,我体现了以下这些新理念:

  1、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我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探索的、能动手操作并进行合作交流、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主动地进行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的任务分工要明确,进行学生自评和学生相互评价;在活动中教师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看得见、熟悉的自身方位、教室方位、学校方位、周围环境方位为认知体验平台,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如比一比,做一做,说一说,猜一猜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自主交流,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让学生自主地交流辨别方向的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将已有的前、后、左、右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学生从中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方位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知识与能力目标、方法与过程目标有机整合;结合教室的具体情况,让学生介绍教室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东西,进一步熟悉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3、体现“知识链”的观点: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发现信息(对家乡义乌国际商贸城的方向辨认)——整理信息(学生发现问题,同一个市场,大家回答的方向为什么不同?)——形成知识(方向的有关知识)——结构提升(体验方向的相对性)——外化应用(制作校园平面图及拓展延伸)这一基本思路展开教学。

  4、把网上资源、生活资源、学科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让学生以旧引新,先借旧物引领他们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玩,放松心情,提高创作欲望,并在设置的问题中安排本课的重难点,使操作目标明朗化。)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为创新作铺垫的,借助学生已有基础,通过自主、协作来完成基本形,较轻松地解决本课重点)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欣赏作品,丰富学生的感官,并从中找寻出各种创新的办法,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增强学生创作欲,无形中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四、感受体验、突显个性

  1、作业分层要求:①动物造型可以完全发挥想象、大胆夸张、创作出老师没做过的动物;②也可以做老师刚才给你看过的动物,不过须注意变化;③如果你觉着有困难,可以仿做一下。

  2、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安排,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尤其是设置三个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尽最大可能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信心和机会去体验、去实践。)

  五、评价、游戏。

  (设计意图:本环节用学生自我评价和群体评价实现审美教育,尤其是展示和协作表演,借机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并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六、小结总评,拓展延续。

  (设计意图:本环节使学生的创作空间再次得以拓展,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来欣赏事物的美,并真正实现教育的延续。)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