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咏华山》教案设计(2)
	
	
	  二、讲读课文
	
	  1. 学习第一段。
	
	  (1) 出示图一,指导看图,要求学生用“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的句式说出图意。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呢?
	
	  (2) 指名读。
	
	  (3) 小结。齐读。
	
	  2. 讲读第二、三段。
	
	  (1) 出示图二,小孩和先生来到了什么地方?他们是怎么来的?
	
	  a. 指名读第二段的第一句话。
	
	  b. 怕华山为什么如此艰难?
	
	  c. 指导朗读。
	
	  (2) 下面两句是他们爬上华山后的感叹。提问:这两句都用了什么标点符号?从这两个感叹号可以想象出他们的惊讶程度。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 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
	
	  a. 齐读四、五句。
	
	  b. 指导看图理解第四句话、第五句话。
	
	  c. 指导读第四句话、第五句话。
	
	  (4) 在山下看,白云高不可及,现在却在山腰间,如果你就是图上的孩子,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释词“情不自禁”。
	
	  (5) 学习课文中的古诗。
	
	  a. 指名读古诗。
	
	  b. 师点拨:前面两句话已经点明了诗的意思,请同学们找出写与诗句意思相对应的句子。指导理解“更”、“齐”、“举”、“首”的意思。
	
	  c. 指导朗读。
	
	  (6) 读了这首诗,你们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好在哪?
	
	  a. 学习第二段最后一句话。读句子,理解“称赞”的意思。
	
	  b. 指导朗读。
	
	  (7) 这小孩子真不简单,他是谁?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自由读第三段。
	
	  这个孩子是谁?我们班上有没有同学对他有所了解?
	
	  (8)随老师齐读课文。
	
	  三、小结
	
	  不知大家有没想过寇准7岁的时候,为什么能脱口吟出这样的好诗?是(使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重要性。向学生提出希望,勉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
	
	  四、作业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练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 听写生字。
	
	  2. 看生字,说出偏旁、结构。
	
	  二、朗读训练
	
	  1.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2. 同桌互读。
	
	  三、指导背诵古诗
	
	  1. 教师范读古诗。
	
	  2. 指名读古诗,评议,说说诗句的意思
	
	  3. 自由练习读,尝试背诵古诗。
	
	  4. 指名背诵。
	
	  四、练习
	
	  1. 口头扩词。
	
	  顶()()()齐()()()
	
	  2. 写笔顺。
	
	  与 华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