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你的这些“暗示”,正在毁掉孩子的自信

幼教网 2018-01-11 15:11:05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前段时间,幼儿园举办的一次中秋演出,成了邻居小敏的一个心结。

  小敏的女儿然然所在的幼儿园,老师安排了一场歌舞表演,其中,需要两个小朋友一起唱歌。于是,老师就想到了颇有唱歌天赋的然然。

  可是,然然说什么也不肯答应。

  老师和小敏私下沟通了这件事,小敏觉得这是个不错的锻炼机会,就开始劝说然然,可是然然怎么都不同意,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小敏追问原因,然然哭着说:“我不去,我一定唱不好的。”

  小敏和我聊起这件事的时候,叹了口气说:

  “这孩子做什么事都不积极,特别不自信。平时一点小事都总要爸爸妈妈帮忙,一有事情做不到也不肯自己想办法,就是在那哭。”

  “在幼儿园里,老师提问她也不会主动回答,我和他爸爸也不这样啊?”

  02

  为人父母,我们都特别希望孩子能够具备自信积极的人生态度。自信是勇气的来源,也是行动力的开端,拥有自信的孩子,也往往意味着拥有更多人生的可能。

  可是,我们却常常发现,孩子不知道何时开始变得胆小退缩,不愿意去尝试新鲜事物。

  追根溯源,其实往往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言行,向孩子传达了“你不行”的暗示。

  来看看这些话会在你的家里经常出现吗?

  “来,宝贝,我帮你。”

  “别去,别碰,危险!”

  “这有什么难的,来像爸爸/妈妈这么做。”

  ……

  过度热心的帮助,让孩子觉得“我不行”。

  好友琳最近找我聊了与婆婆共同育儿的一段“小插曲”。

  琳的婆婆是个非常能干的女人,不仅家里总是收拾得井井有条,而且非常细心,在照顾孩子的时候,更是特别周全,琳常常向我夸赞婆婆的好。

  然而最近发生的一些事,却让琳觉得要和婆婆好好沟通一下了。

  原来,琳的女儿柔柔前几天学着自己扣鞋带,刚扣了几下没扣上,奶奶马上跑过去手脚麻利地帮着扣好了。

  之后,柔柔看到茶几上有刚刚洗好的桃子,便伸出小手过去拿,想要放在嘴巴里面啃。奶奶见状忙拿过柔柔手中的桃子,说:“来,奶奶帮削削”,然后迅速削皮并切成了小块。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琳发现很多次柔柔想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会被奶奶抢先做好了,而柔柔则越来越失去了做事的主动性。

  其实,过度的包办,打击的不仅仅是孩子的积极性。在每一次成人的“替代性完成”发生时,都在像孩子传达一个信息:“你不行,你做不到,你需要我来帮助你。”

  密不透风的保护,让孩子陷入无助。

  当人在接连不断的受到挫折时,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从而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是二十世纪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的一个著名发现,叫做“习得性无助”。

  当孩子的一次次尝试被制止后,他会逐渐认可自己是无法掌控环境和事物的,自己的行为总是会被阻止的,从而失去再次尝试的欲望。

  这种“习得性无助”,会让孩子陷入长期的自我否定之中,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看不见孩子的感受,孩子就会否定自己。

  当孩子做一次尝试遇到困难时,身边的陪伴者常常会为了鼓励他,对他说这样的话:“宝宝,这个一点都不难,你再试试”,或者“这个很简单,你像我这样做就对了。”

  可事实上,很多件事对于孩子而言真的很难,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太多东西需要艰难的努力,才能够去习得。

  可怕的是,身边的大人却总能轻松驾驭在他们心中很难的事情。

  而如果此时,大人们无法看到孩子内心的无助感和焦虑感,而是告诉他这一点都不难,可想而知,孩子的内心是崩溃的。他们往往更倾向于选择放弃,同时去否定自我的价值。

  03

  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见证一个生命走向独立的过程。

  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有一天独挡风雨,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于是,一些父母会在孩子的错误和问题面前,用非常激烈的言行指责、羞辱孩子,试图通过“打击式教育”的方式激发孩子做的更好。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