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2018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照片上的马活了》教学设计 (2)

幼教网 2018-02-21 18:23:56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3、学生交流,师范图,让学生对照自己的图示。

  学生每说一步,老师抓住关键词语,反复敲打。

  第一步:跑道一侧,每隔几步,放上一架照相机。24架照相机一字排开。

  第二步:另一侧,相应位置,24根木桩。

  第三步:每根木桩上系细绳,另一头结在照相机的快门上。(理解:快门)

  第四步:马边跑边将细绳绊断,带动了快门,拍下照片。(字形分析“绊”理解其意)

  做实验必须步骤清晰准确,同样表述实验的语言也要清晰准确,这样才能让读者明确。

  4、让学生看图示,说说实验的过程。(关键词语要讲清楚)。

  (图示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利用图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的内容,指引学生关注到文中的关键字、词,还可以为学生复述实验过程进行提示。用流程图表示就是:

  学习词句   运用词句

  文      图文)

  (三)了解“视觉残留”现象,体会实验的意义

  师:实验的结果课文中已明确的告诉我们,马奔跑时——,但这次实验不仅仅只是证明了这一点,它给我们后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麦布里奇还偶然发现了,将24张照片按——,组成一条照片,如果在看照片带时——,马就——。(板书:发现)

  麦布里奇是对一直存在,但人们并不知道的现象,通过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这个现象被现在的科学家称为“视觉残留”现象。

  2、卢米埃尔兄弟则是在——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发明了——,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东西,但自从它被发明之后,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师总结:

  许多伟大的发现与发明源自生活中的一些小偶然。视觉残留和电影就是其中一例。而只有有心人才能从偶然中发现金子,发明创造。希望同学们也能像麦布里奇和卢米埃尔兄弟一样细心观察,积极动脑,发现人类未知的现象,发明造福人类的东西。

  三、布置作业

  1、复习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2、用“好奇”写一句句子。

  3、动手做做,完成语言大冲浪,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录在录音机里。

  板书:       7、照片上的马活了(视觉残留现象)

  发现 ↙  ↘ 发明电影

  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

  关于课后反思

  进入三年级语文教学,课文的篇幅逐步加长,文章的内涵逐步加深,对我们教师的有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经常说要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很重要一方面就是教师对教材的把握。

  《照片上的马活了》这篇课文看似事件较多、地点及人物的转换较快,但事件之间相互关联。教师在分析教材中就要把握好其中的关联,从而心中有数:哪些事件可以一笔带过,哪些事件必须全盘掌握;哪些事件能落实训练目标;哪些事件可引发学生思考。课文按发展顺序记叙了四个事件有详有略,事件一:两位年轻人在酒店里为马奔跑的样子而争执;事件二: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实验证明马奔跑时总有一脚着地;事件三:麦布里奇发现拉动照相带,马“活”了;事件四: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其中“实验”是重点,实验解决了马如何奔跑这一问题,如果没有实验也就没有麦布里奇后来的发现,更没有卢米埃尔兄弟后来的发明电影。而略写的“发现”和“发明”两个事件是关键,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麦布里奇和卢米埃尔兄弟有这样的发现和发明”,让学生体会到看似简单的意义不大的实验也能产生重大的影响,只要敢于去实践去观察。至于“争执”这一段,只是起到引入的作用,读读即可。

  把握教材中的内在联系,就可以找到教学的切入口,找到教学的重点,也会给你选择教学的方法提供帮助。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