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郑和远航》教案设计 (2)
	
	  三、学习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郑和下西洋是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首次壮举,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向我们进行介绍的?边读边作简要的批注,记下自己的心得和不懂的问题。
	
	  生读画后自主交流,师巡视点拨,首次:第一次 壮举:“壮”在哪里?
	
	  2.谁能概括的说一说?从哪几方面看出是“壮举”?指名回答。
	
	  学生结合1—6自然段的内容谈理解。
	
	  (郑和首航比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早了100多年,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如: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护船的兵士等,共27000多人;200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其中宝船60多艘;
	
	  每艘宝船长150米,宽60米,有10多层楼房那么高。每条船上有9根桅杆和12面风帆,可以乘坐1000多人,需有二三百人驾驶。
	
	  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
	
	  ……
	
	  3.为什么要有这个“壮举”?(即为什么要远航?)郑和远航有什么意义?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画一画。指名回答。
	
	  你对郑和远航怎样认识?
	
	  引导学生这样回答:我认为郑和远航开阔了中国人民的眼界,这可以从6自然段看出“郑和率领船队出洋7次,前后一共到过30多个国家……”
	
	  再如:郑和首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这可以从课文的2自然段看出,课文是这样说的……还可以从课文的4自然段看出,课文是这样说的……
	
	  师在学生回答时,随机出示补充文字资料。(西方学者称:只有举世无双的特混舰队才能远航非洲;郑和舰队——集先进科技之大成;郑和舰队军事建制 整军行动优于商船;舰队规模庞大 帅舰甲板有足球场大;当代10大航海科技郑和舰队拥有2项;《郑和航海图》代表当时最先进技术;哥伦布、麦哲伦只有几条船、百十名水手 百年后海上列强打破郑和神话等等。)
	
	  四、回顾全文
	
	  1.郑和率领船队出洋7次,为什么略写其余六次的远航?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为什么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
	
	  3.郑和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们读到这几百年前激动人心的一幕幕,由衷地为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开拓、探索精神而感到自豪。
	
	  五、作业
	
	  感情朗读课文;查阅郑和远航相关资料;了解祖国航海事业的发展情况。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