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2018年北师大五年级语文上册《中国人,为什么不生气》教案设计(2)

幼教网 2018-02-25 07:39:30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违规占道     阻塞交通 、违反公德

  焚烧电缆 、排废料     污染空气和海水、伤害下一代

  饮食不卫生     危害健康 、毁坏名誉

  呼吁:国人要有良知、有胆量,要大声地说自己很生气,国人应有公德心,维护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四、文本探究。

  1、说说文章大量篇幅运用第二人称写作的好处。

  第一人称     便于直接抒情

  第二人称     亲切,便于对话、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第三人称     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明确:文章大量运用第二人称“你”,便于抒发作者“恨铁不成钢”的愤怒之情,呼吁国人要有良知、有胆量,要大声地说自己很生气,国人应有公德心,维护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这样写更有针对性,增加了文章的感召力。

  2、试分析课文这几段文字(从第121页“我看见摊贩占据着你家的骑楼至第122页”畏缩地把门窗关上,耸耸肩,摇摇头!”)的写作思路和语言特色,仔细体会杂文的说理特点。

  明确

  这几段文字的写作思路:叙述所见、摆出事实——模拟问答、揭示心态——议论说理、指明出路。论述文通常是先摆事实后讲道理,而本文却在这两者之间插入了“一问一答”,以模拟的口吻描述作者“恨铁不成钢”的大声质问和对方忍声吞气的小声回答,生动形象地促使读者思考是非真相和反省自己的不良行为,从而达到说理目的。

  语言特色:多用短句,独立成段。将作者内心无比气愤和“中国人”明哲保身的自私心态,揭示得淋漓尽致,文章读来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起到震撼人们心灵的作用。

  3、总结。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中,总会有公德意识差、道德败坏、违法乱纪、不懂得保护环境的人,他们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破坏环境,这是事实,幻想他们自觉觉悟,改正危害社会的行为是不可能的。他们不道德的行为,要靠社会的正义、全民的良知、大众的奋起来制止和扭转。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站出来、大声地说“我很生气”。

  五、联系实际。

  本文写于1984年的台湾,历经二十多年它是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下我们的生活中是否存在许多不合理、不文明和不正义的现象,说说看?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

  社会:14路人对小悦悦的漠视;乱闯红绿灯;欺行霸市;强行拆迁;公共场所吸烟乱扔垃圾;哄抬物价;吹黑哨;就业歧视

  生活:毒奶粉;毒豆芽;牛肉膏;染色馒头;毒大米;地沟油;工业明胶;

  教育:教育乱收费;教育机会不公平;义务教育中分快班慢班

  国家: 藏独 疆独 台独同时叫板中国政府;日本强行占钓鱼岛;菲律宾的无理占有黄岩岛……

  例:仿说:面对摊贩乱摆卖现象,我很生气!我要说:请你“滚蛋”;

  面对商家哄抬豆价行为,我很生气!我要说:“不要逗我玩”

  面对菲律宾企图抢占黄岩岛的做法,我很生气!我要说:爬回去

  六、拓展探究。

  龙应台认为对不合理的现象,应该要生气、要愤怒。你认同她的观点吗?你认为生气和愤怒能解决问题吗?请相互讨论,发表你们的看法。

  (学生自圆其说,自由发言)

  教学反思:

  本文的教学重在联系现实,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的道德观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