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鲁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找骆驼》教案设计(2)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的心情和语气。
	
	  商人:有礼貌、着急、忿忿。
	
	  老人:不紧不慢、胸有成竹。
	
	  2、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导读句子:(出示)商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理解词语“果然”,练习造句。
	
	  4、想一想:按照老人的指点,商人为什么能找到丢失的骆驼?
	
	  小组讨论,说说理由。
	
	  5、说话练习:(出示)老人看见( ),就知道( );又看见( ),想到( );还看见( ),所以知道( )。
	
	  6、交流并板书:观察分析归纳结论
	
	  7、(出示)老人看见这些现象是怎么想的呢?
	
	  8、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9、齐读课文。
	
	  四、复习巩固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和小伙伴合作演一演。
	
	  3、(出示)比一比,组成词语。
	
	  跛( )齿( )忿( )
	
	  玻( )龄( )芬( )
	
	  4、(出示)想一想、说一说
	
	  (1)骆驼左脚有点跛,是因为。
	
	  (2)因为路的左边有些蜜,右边有些米,所以。
	
	  (3)因为,所以,骆驼缺了一颗牙齿。
	
	  板书设计:
	
	  33 找骆驼
	
	  看到 思考 知道
	
	  (观察)(分析归纳)(结论)
	
	  教学后记:
	
	  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同样阅读一个句子、一段课文,学生和教师的感受很可能迥然有别。教师一眼带过的词语,在学生眼里或许很难记住;教师不厌其烦地分析的句子,学生也可能“不屑一顾”,不以为然。尊重个性,那又如何照顾全体呢?设计课的时候,又该如何去把握?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