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放风筝》教案设计(2)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感受与我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聪明的小朋友读书的时候会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相机反馈,长总结概括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来归纳概括。)
	
	  三、  朗读课文,体验情感
	
	  1、默读思考:你认为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
	
	  2、小组交流:将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并说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理由。
	
	  3、全班交流。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做、放”都很有趣,如果有学生认为“找”也很有趣,应予以特别肯定和鼓励。】
	
	  4、联系自己放风筝时的情景,说说哪些部分的情景感受和你最相似,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1)指名读。
	
	  (2)说说自己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读的。
	
	  (3)学生评价,教师小结。
	
	  (4)有相同经历感受的同学齐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再回到课文,他们有朗读的欲望,乐于表现自己。】
	
	  四、  课堂练习
	
	  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第二课时
	
	  课时分解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朗读课文,体会心情的变化。
	
	  2、会认5个生字,会写12 个生字。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二、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课文,体会心情的变化
	
	  1、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女同学倾听,比比谁更认真。
	
	  (2)通过朗读和倾听,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
	
	  <1>“憧憬”的意思,几个小伙伴精心地做着风筝,风筝做好以后,该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谁能想象一下?(这就是“憧憬”)
	
	  谁能用“憧憬”说一句话。
	
	  <2>“依”的认读及“依然”的意思。(用换词法“仍然”,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乐?
	
	  (4)感情朗读,假设你就是课文中的孩子。(指导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
	
	  指名读,挑战读,再指名读,齐读。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