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故乡的元宵》教案设计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2018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故乡的元宵》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画面。
	
	  3.了解作者笔下故乡的元宵节的相关风俗。
	
	  4.积累作者“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作者以“详略得当”的写法描绘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民间节日活动。
	
	  教学难点:
	
	  文中描绘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民间节日活动,从中体会到汪曾祺散文流溢浓郁的生活情趣,散发着欢乐的气息。
	
	  相关资料
	
	  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协理事,在海内外出版专著全集30余部,代表作有小说《受戒》、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设计方案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写“元宵”二个字,想开去。
	
	  2.喜欢元宵节吗?回顾自己印象中的元宵节的情景。
	
	  3.今天学习一篇跟元宵节有关的文章。板书“故乡的”,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笔下的元宵节有什么特点?
	
	  2.总体感觉故乡的元宵节不大热闹,元宵节那天白天没有晚上热闹。
	
	  三、直奔重点
	
	  1.“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作者介绍了哪些“灯”?结合相关语句说说各自的特点。
	
	  2.学生默读圈画。
	
	  3.汇报交流。
	
	  4.提示:这一题应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这个环节是将阅读重点放在了“灯节”的“灯”上。透过精读的重点部分进一步地了解作者故乡元宵节的风俗。
	
	  四、要点串讲
	
	  1.选择感兴趣的部分,有感情地读一读。
	
	  2.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3.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五、拓展升华
	
	  1.体会本篇文章开头、结尾的妙处,积累写法特点。
	
	  2.提示:文章开头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故乡元宵节并不热闹。结尾部分则在介绍故乡风俗习惯的同时收笔:“我们那里,初一到初五,店铺都不开门。初六打开两扇排门,卖一点市民必需的东西,叫做‘小开门’。十六把全部排门卸掉,放一挂鞭,几个炮仗,叫做‘大开门’,开始正常营业。年,就这样过去了。”读来显得格外清新自然。
	
	  板书设计
	
	  故乡的元宵
	
	  汪曾祺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