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十五夜望月》教案设计 (2)
	
	  3.默读——仔细阅读,摘录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用恰当的词语概括这些景物的特点。
	
	  (银白的地面、熟睡的鸦雀、飘洒的冷露、芳香的桂花),抽查展示自学作业。
	
	  4.议读——体会诗中意境,理解作者感情。边读边议,小组互相讨论:(1)从以上景物描写概括诗歌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一幅安静、凄清的秋夜景色,为秋思创造伤感的氛围)(2)结合景物意境揣摩诗人在中秋之夜仰望夜空,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孤独寂寞,对家人、友人的深切思念),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5.品读——品析诗味。咬文嚼字,用比较换词法等品析诗中精美词句。小组互相讨论。
	
	  (1)诗人写望月,却没有写到月光,从何处体现?(“地白”:给人予积水空明、澄清清冷之感,从侧面突出了月色皎洁)
	
	  (2)“树栖鸦”从听觉还是视觉来写?写鸦雀有什么作用?(既是听觉也有视觉,烘托夜的寂静,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
	
	  (3)“冷露无声湿桂花”蕴含怎样的情感?(用寒意、清冷烘托诗人寂寞凄清的心理。)
	
	  (4)“落”换成“在”好吗?(“落”写出了愁思随着月光的泻落从上而下,富有动感,形象新颖)。小组充分讨论后,学生自由发言。
	
	  6.美读——读出诗歌的韵律。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感情基调、朗读语调、朗读节奏、朗读重音。
	
	  (四)课外延伸
	
	  收集有关咏月的诗歌。
	
	  板书设计:
	
	  景 → 境 → 情
	
	  银白的地面 安静 孤独寂寞
	
	  (皎洁的月色) 凄清 对亲人的
	
	  熟睡的鸦雀 伤感的 深切思念
	
	  飘洒的冷露 秋色夜景
	
	  芳香的桂花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