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2018年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题乌江亭》教案设计 (2)

幼教网 2018-02-28 21:50:17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小组讨论) 明确: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要有不苟且忍辱的高傲人格和气概。

  (总结:三个人对项羽的不同评价与他们个人的经历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但都表现出诗人对历史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这其实是咏史怀古诗里常见的一种思想感情,怀古咏史诗的思想感情还有几种类型呢?让我门先来回忆一下过去学过的咏史怀古诗,再来总结。)

  五、千古兴亡多少事——咏史怀古诗

  1、大家一起回顾记忆中的咏史怀古诗:

  《石头城》寄托国运衰微的感慨。

  《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壮志难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壮心不已,收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扬州慢》——抒发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

  《蜀相》——借歌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感慨

  《题乌江亭》《乌江亭》—表达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

  《夏日绝句》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充满爱国情怀。

  2、讨论总结怀古咏史诗的思想感情 咏史抒怀:

  A、感慨盛衰无常

  B、感慨国运衰微

  C、抒发爱国情怀

  D、评价历史是非

  E、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借古讽今:

  F、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

  3、 咏史怀古诗定义

  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六、鉴赏举隅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明确: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答出“六朝如梦鸟空啼”,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表述流畅连即可。)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明确: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答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即可。)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