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2018年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动物二章》教案设计 (3)

幼教网 2018-02-28 22:37:11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课文讲的是在平静的小湖上,由于渔人驱赶鸬鹚捕鱼,小湖又恢复了平静。抒发了一种悠然而愉悦的思想感情。五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初步感知课文,认识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这里教师只要作适当点拨就可以了,要勇于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理解湖面从平静-跃动-平静的过程及鸬鹚捕鱼的关系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们可以列一个表格来帮助学生理解。竖着看表格三行,可以看出文章的结构,作者按事情的先后,分三段记叙渔人用鸬鹚捕鱼的经过,把表格纵横联系起来,就可以初步理解湖面从平静-跃动-平静的过程及鸬鹚捕鱼的关系了。开始,小湖水平如镜,鸬鹚站在船舷上,渔人悠然地吸着烟。后来,渔人赶鸬鹚下湖捕鱼,小湖一片欢腾。再后来,渔人让鸬鹚停下来,喂完才回去,小湖恢复了平静。

  课文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阅读教学就应以读为本。《鸬鹚》这篇课文景美、境美、情美,在教学中我觉得更应重视对学生的诵读训练。通过各种方式的反复诵读,较好地感受和领悟到文中那物静人宁的静态美和鱼跃人欢的动态美。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地让学生读,读他们自己喜欢的段落,边读边想想画面。读完后说一说,自己仿佛在脑海中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朗读训练。如《鸬鹚》第一段可指导学生在想象中读,读语言文字,想象小湖水平如镜,鸬鹚站在船舷上,渔人悠然地吸着烟的画面。还可以在思考中读,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读。还可以指导学生在感受中读。夕阳斜照,水平如镜,多美的田园风光啊!让我们通过朗诵再一次来感受这份宁静、这分温馨。这里我觉得应特别重视的是通过诵读感悟来品美丽意境。《鸬鹚》一文中捕鱼前的静和捕鱼后的静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这两种静虽然相似,但不是简单的重复。俗语说:“境由心造”,捕鱼前的静主要是一种赋予了人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的美。这种意境与心境只有通过投入地诵读和研究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感受和意会到。有了这种感悟后再让学生把这种忙碌之后洋溢着幸福的静的感觉读出来。

  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我积极倡导学生开展探究性阅读。这样能较好地体现“自主研读,享受课堂”的教学理念,以便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鸬鹚》一文中的"一抺"可谓牵一发而动全文,课文内容是高度聚集在这“一抺”一词上的。所以在教学中可以以“一抺”为切入口,帮助学生确立三个探究专题:

  (1)为什么用“一抺”?

  (2)抺出了什么?

  (3)捕鱼后的静是一种怎么样的静?而后保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与发现。这样确立研读专题引导自主探究,使教学走出教师繁琐提问,学生被动应答,主体的主动性失落的局面。

  二、《鹭鸶》

  这篇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静态的水墨画,理解课文时,我们就可以从读文章,向画面入手,再读和想象之中,走入课文的意境。

  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初度课文,理解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细细品读,有感情的朗读,读完后说说自己仿佛在脑海中想象到了怎样的一幅画,可以根据文章开展创造性的想象,用绘声绘色的语言形象地描述,再读和想象之中,就走入了课文诗一般的意境,也可为自己脑海中的每一幅画起个名字,升华情感,带着这种情感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相机的指导学生品位语言,积累语言,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