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设计(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师:大家喜欢喝饮料吗?“廉价超市”清点库房,发现还有这么多瓶饮料,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56页主题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发现的信息。)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针对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
	
	  [以生活中这一生动的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为进一步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学生可能提出:我想求三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我想求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教师要有选择地解决学生的问题:浅显问题即时解决,重点问题集中解决,较难问题课下解决。对于本课有关的问题教师要板书,有待于集中解决。]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主探索,解决饮料问题
	
	  师:刚才有位同学提的问题是 “一共有多少瓶饮料”,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尝试解决,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学生试算,全班交流)
	
	  师:哪位同学想第一个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生1:24+24+24+8=80(瓶)
	
	  生2:24×3=72(瓶)
	
	  72+8=80(瓶)
	
	  请该生说一说每步算的是什么。
	
	  生3:24×3+8=80(瓶)
	
	  生4:8+24×3=80(瓶)
	
	  (3、4算法如果出现,教师给予表扬。)
	
	  师:你是怎么想到这样写算式的?
	
	  生:我是仿照以前学过的加减混合算式来写的。
	
	  生:我在书上看见过这样的算式。
	
	  (如果生3和生4的方法没有出现,教师可提出郎蓝灵鼠的问题:把生2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
	
	  师:你能不能说一说你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是什么?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4×3+8
	
	  =72+8
	
	  =80(瓶)
	
	  师:说得真不错,哪位同学的算式和他的一样?(学生举手)你能不能再说说?
	
	  生:我先算的是乘法,然后算加法。第一步求的是3箱饮料有多少瓶,第二步求的是一共有多少瓶。
	
	  师:有没有和他们不一样的算式?
	
	  [鼓励算法多样化,和学生个性话的做法。]
	
	  生:老师,我是这样列的,8+24×3。
	
	  师:啊,你的算式和他们的真不一样。那这个算式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是什么?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小组讨论。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