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幼教网

全国站
幼教网

2018年语文A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滥竽充数》教案设计(2)

幼教网 2018-03-09 17:08:11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三、品读故事 感悟寓意

  1、过渡:同是南郭先生,为什么在齐宣王时,混得有滋有味;而到了齐湣王时,就只好逃走了?

  2、仔细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细细品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3、讨论交流:

  (1) 出示“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 你读出了什么?(强调“总是”“许多人”“一齐”)

  △ 你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吗?(指名读——评议——齐读)

  (2) 出示:“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

  △ “混”字读出了什么?

  (3) 出示:“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

  △ 想象一下,他会怎么装?(练习说话)

  出示:“别人---------------------------,他就—————————。”

  △ 尽管南郭先生装得像模像样,但内心还是不平静。此时他的心情会怎样呢?(害怕 担心 紧张 得意)

  △ 是啊,起先他可能是紧张害怕的,但他紧张也要装作不紧张,害怕也要装作不害怕,不会吹也要装作会吹。

  △ 同学们,由这个“装”你想到了哪些词?(装腔作势 装模作样)

  △ 南郭先生啊,你不会居然冒充会,这不是滥竽充数吗?

  △ 这样装着装着,居然没人发现,还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 拿到俸禄后,南郭先生又会想什么?

  (4) 南郭先生的运气会一直好下去吗?

  (5) 出示:“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起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 你读出了什么?

  (6) 难怪听了这个消息,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7) 出示:“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 从“只好”一词中你读出了什么?

  △ 不逃走行吗?此时的南郭先生心里又会怎么想呢?(指导看图)

  △ 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 谁能用“只好”说一句话。

  (8) 在逃跑的路上,假如你碰到南郭先生会怎么做?

  (9) 同学们,学到这里,这个故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10) 的确,做人要踏踏实实,要有真才实学。这就是滥竽充数告诉我们的道理。(板书:真才实学)

  (11) 说说身边的滥竽充数的事,找找身边南郭先生一样的人。

  四、续编故事 拓展延伸

  1、续编故事《南郭先生后传》

  附:板书设计:

  滥竽充数

  齐宣王——南郭先生——齐湣王

  爱讲排场 装腔作势 用人严格

  真才实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栏目推荐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