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迎接绿色》教案设计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2018年北京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迎接绿色》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以“这株绿色”为主线,以“迎接绿色,珍惜绿色”为核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上课之初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学,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在语言文字训练中,让学生读、思、画、批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语言训练中,让学生仿照例句,加以想象说比喻句等。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灵活运用教材,抓住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逐步走入文本,走近作者。
教学背景分析:
《迎接绿色》一课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以楼房为背景,以一株丝瓜为主线,讲述了平时不大来往的邻居,因为这株野生的丝瓜而加强了联系,表现了现代城市生活中的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本课书对农村孩子来说理解起来,略有难点,因为他们感受不到城市生活中人与人交往的距离,感受不到生活的压抑。为此,在学习中要给孩子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受。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绿色的可爱,人们是怎样爱护它,珍惜它的,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设计思路:
在新授课上,我以“绿色”为线索,以“迎接绿色,珍惜绿色”为核心,设计了“以感受绿色的美好导入——感受绿色的可爱——感受人们怎样爱护绿色的——感受无绿色和有绿色生活的变化”的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
2、通过理解课文,提高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理解作者及文章情感的能力。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了解人们是怎样爱护这株丝瓜的,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迎接绿色》。绿色指的是什么?这是一株怎样的丝瓜?
2、就是这样一株野生的丝瓜,一株普通的丝瓜,我们为什么要迎接它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2-4段
1、打开书,轻声读2-4段,想一想:这是怎样的环境,人们要迎接这株丝瓜呢?
2、谁来淡淡你的感受?
3、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心情无比压抑。如果你长期生活在这里,你最渴望什么?
4、在我们渴望看到绿色时,这株丝瓜从楼角长出来了,我和邻居是怎样爱护这株丝瓜的?请你认真读读5-9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标注出自己的感受,再把感受深的语句读一读。
5、你还有那些补充?
6、王叔和孩子们这么爱这株丝瓜,他们还会来为它做些什么事?
7、还有哪些人来迎接绿色,爱护这株丝瓜的呢?请大家接着说说。
8、我家和老张对这株丝瓜那么的向往和渴望,谁来把你的感受用朗读来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