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将相和》教案设计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2018年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将相和》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能读准词语“渑池、鼓瑟、击缶、上大夫、上卿”的音;能在语境中理解“勃然变色、声色俱厉、负荆请罪”等词语的意思。
	
	  2、能了解“将相和”的故事,能借助提示简要概括“渑池之会”的内容,知道渑池之会的功劳是二人通力合作的结果;能转述“负荆请罪”中将相二人的话,体会“和”的含义。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句。
	
	  3、感受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的智勇双全,面对廉颇挑衅时的宽阔胸襟;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体会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能了解“将相和”的故事;能转述“负荆请罪”中将相二人的话,体会“和”的含义。
	
	  2、感受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的智勇双全,面对廉颇挑衅时的宽阔胸襟;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体会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之情。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查找关于廉颇、蔺相如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整体感知。
	
	  1、 揭示课题:35《将相和》
	
	  2、 理解课题:课题中将指谁?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从课题知道课文讲什么?
	
	  3、 默读全文,了解“不和”的原因。
	
	  (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了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4、 指导朗读廉颇的话,引入渑池之会。
	
	  出示句子: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我碰见他,非得叫他下不了台!
	
	  二、深入文本,品读感悟
	
	  ●渑池之会
	
	  1、 自渎3——8小节,想想:渑池之会这个故事围绕哪些人?写了一件什么事?
	
	  2、 根据提示简要概括渑池之会的内容,介绍乐器“瑟”和“缶”。
	
	  3、 再读3——8小节,划出蔺相如说的话,联系上下文想想他问什么这样说?
	
	  4、 理解蔺相如说的两句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出示句子:“听说大王善为秦声,请为赵王击缶。”
	
	  “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
	
	  理解句子:
	
	  句一:“听说大王善为秦声,请为赵王击缶。”
	
	  (结合学生的交流,随即联系前文秦王的话和第二节蔺相如劝赵王赴渑池会的内容。)=
	
	  句二:“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
	
	  (师补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内容)
	
	  (能从蔺相如的话中知道他这么说、这么做的原因,感受蔺相如在秦王面前不甘示弱、大智大勇)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