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武松打虎》教案设计(2)
	
	
	  3.这一部分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从什么地方最能体现出来?
	
	  (表现了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的特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课件,重点体会
	
	  (1)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往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来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着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2)武松将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瘩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大虫急要挣扎……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能看出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
	
	  4.交流讨论:这段主要通过什么写出人物性格特点的?具体描写了虎的哪几方面?用意何在?
	
	  (这段主要通过人物的行动表现出武松的机智勇敢,英勇无畏,武艺超群的特点。)
	
	  (“从半空撺下来”表现出虎的气势。) (“把腰胯一掀”表现虎的灵活。)
	
	  (“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表现虎的声势,从虎的气势、声威上反衬出武松的勇敢无畏。)
	
	  5.朗读指导。
	
	  6.试着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武松打虎的经过。
	
	  指导提示
	
	  (1)在读的基础上,理清打虎经过的三个层次(猛虎出现、猛虎进攻、打死猛虎)。
	
	  (2)语言要简练。
	
	  (3)用自己的话来表述,注意适当运用文中的精彩词句。
	
	  三、回顾前文,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提问: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具体写出了武松打虎的经过,我们仔细阅读过了同时也体会到了武松的性格特点,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有什么联系,省略掉可以吗?
	
	  2.默读第一部分,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什么?(武松的心理活动。)
	
	  3.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用笔圈画出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加以体会。(通过写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武松好强、无畏的性格特点。)
	
	  4.这一部分有什么作用?
	
	  5.自由读第一部分,体会心理活动描写之妙。
	
	  四、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1.感受了武松打虎过程之后,你想对武松说些什么呢?请以“武松,我想对你说……”为话题,说一两句话。
	
	  2.总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穿越时空,来到了景阳冈,目睹了武松打虎的全过程,品味了作品语言的魅力,初步学习了评价一个人物。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再次回味武松打虎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好汉歌》再次响起)
	
	  的确,《水浒传》是一部不朽的宏篇巨著,108位好汉,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等待着你去阅读呢!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把武松打虎过程讲给父母听。
	
	  2.阅读《水浒传》中的其它故事。
	
	  板书设计:
	
	  老虎:扑、掀、剪
	
	  武松打虎
	
	  机智勇敢、武艺超群
	
	  武松:跳、闪、躲、抡、
	
	  打、揪、踢、摁
	
	  教学反思:
	
	  由于全文的篇幅较长,所以我们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打虎”这一环节,打虎过程中最为惊险的是老虎进攻时“扑、掀、剪”三招,武松则避其锋芒,以轻轻地三“闪”应之。这三“闪”充分表现了武松的沉着冷静、有勇有谋。教学时先让学生理解“闪”的字意,再与“躲”进行比较,体会“闪”字之妙,最后从武松只闪不攻体会出他的沉着机智。然后让学生找出描写武松动作的句子读一读,如“抡起哨棒,使尽平生力气,从半空劈下来……”“把老虎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只顾乱踢”,“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力气只顾打”。 这里的“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字,虎虎生风,令人惊心动魄,也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小学家长最新升学资料下载
 
  
  
  
  
                